-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李 理 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 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清] 陈澹然 对外企领导人和管理者来说,不能对影响其业务的根本变化一无所知—不论这些变化是与他们参与中国国内市场有关的新状况,还是改革对其全球业务造成的新影响。 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与挑战 京津冀地区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包括河北省的石家庄、廊坊、保定、沧州、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邢台、衡水、邯郸等主要城市,陆地面积为21.67万平方公里,人口高达6967.8万。 京津冀地区在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在全国也居领先水平,它已经成为带动整个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龙头”。 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 天津应急管理 Tianjin Emergency Management 京津冀协同发展——人才一体化 京津冀区域还存在明显的差异,出现差异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要推动一体化的进程,必须处理好、配置好、整合好区域间的各方面资源,包括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 而人是生产活动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因素,所以人力资源的一体化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也是核心所在。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书》 2011.4.26 《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书》签署,逐步建立京津冀区域人才信息共享、人才结构互补、人才智力自由流动、人才培养合作共融新机制。 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 合作协议C 职业资格互相承认 合作协议B 共建高层次人才信息库 人才合作 框架 合作协议D 公务员互相交流 高层次专家资源共享 合作协议A 不出门在北京找工作 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 京津 人才黑洞 冀 薪水福利 工作环境 高铁开通 社保政策 同城效应及人才黑洞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人才流动政策的放开 交通设施的建设 ...... 京津冀人才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使高端人才的流动表现出的“黑洞效应”愈发加剧, 尤其北京地区的集聚效应大于辐射效应从而导致的人才、资源逐渐向北京集中,造成周边地区发展相对迟缓,区域二元经济特征明显。 从定位来讲,北京主要的人才需求在于高端的知识型人才,为科研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企业角度看,主要需求集中在金融、科技研发、经济等领域的海外或高教育背景的人才。 相对来讲天津则以技术型的第二产业的人才为主。 河北省相对来讲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很大部分为京津地区做产业承接以及产业链的延伸。 。 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 对天津的挑战: 1、北京的高级人才空吸效应加剧。 2、河北省争夺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步伐加快。 河北省的企业在发展上面临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管理者能力的提升,也就是具有经验的企业管理型人才。而这一需求的解决则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方面是外部人才的引进,一方面是现有人才储备的提升。就河北而言,无疑最快捷的手段就是引进。 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 基于人才争夺挑战的一点思考 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 人才 人才抢夺 渠道为王 专业支持 人才掠夺:主动出击才是硬道理 渠道为王:尽早构建企业人才区域性招募渠道 专业支持:服务外包是王道 专业人干专业事 法治中国——机遇与挑战 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5大体系 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无法治,即无自由、无尊严、无人权保障。 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 洛克,英国哲学家、唯物论者。提出分权学说。主要著作有《政府说》、《人类理解论》等 中国法治环境改善将提高中国各项制度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减少市场交易成本,有利于营商环境的根本性改善。 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机制中,确有一些法治程度低、随意性强的安排,客观上影响了企业经营。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对此并不是没有怨言。 随着中国法治环境的改善,市场主体将从中获得极大的收益,外资企业也将享受到相应的制度红利。 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 法治中国——对外资企业的利好 “风光不再”——外资企业超国民待遇要变变了 中国加快依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