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管理会计》教案资料.doc
绵 阳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管
理
会
计
实
务
教
案
(财务131、财务131)
单位:管理工程系财务会计教研室
教师:张美林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管理会计 授课总学时 48 讲授学时 48 实验/上机学时 所用教材 《管理会计学》(第三版),孙茂竹、文光伟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3版. 教学参考书
1.《管理会计》,吴大军、牛彦秀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2.《管理会计》理论 实务 案例 习题,余绪缨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管理会计学》,王福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4.《管理会计》,陈振婷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等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式 考试
课程简介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它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巧妙地把“管理”与“会计”结合起来,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手段。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管理会计》课程,要求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原则与方法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企业管理会计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完整地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在实践之中。
课程的基本内容
《管理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的应用学科,其职能在于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主要内容阐述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
本课程共分十二章 。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定义
一、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
(一)狭义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20年代-70年代)
狭义的管理会计,又称微观管理会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狭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 :
(二)广义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
广义的管理会计,是指用于概括现代会计系统中区别于传统会计,直接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核评价等会计管理职能的那部分内容的一个范畴。
广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 :
二、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
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从狭义上定义管理会计。
三、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管理会计学的定义
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必须将管理会计与管理会计学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来对待,因为管理会计属于现代企业会计工作实践的范畴;而管理会计学属于会计学分类的范畴,是有关管理会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和形成的理论知识体系。
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一、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萌芽阶段)-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经济理论的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三)管理会计的形成
形成现代管理会计的萌芽
内容包括: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
二、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战以后,生产经营发生了变化:
(二)经济理论的迅速发展
1、行为科学 2、系统理论 3、决策理论
(三)管理会计的发展
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正式通过“管理会计”这个专门词汇,管理会计正式形成。
三、以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新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20世纪70年代
1、要求企业进行“顾客化生产”
2、科学技术的发展为“顾客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二)经济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基本点:重视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三)战略管理会计的产生
西蒙1981年,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一词。
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
一、管理会计的基本假设
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一)会计实体假设 又称多重主体假设
管理会计主体具有多层次性:整个企业,内部各级责任单位
(二)持续运作假设
企业的生产经营将无限期地延续下去
(三)会计分期假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知传链电子书
- 安全性分析-[共3页]-125-可信计算远程证明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闫建红.pdf
- 基于可信计算的DRM的工作过程-[共7页]-118-可信计算远程证明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闫建红.pdf
- 实验结果与分析-[共3页]-108-可信计算远程证明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闫建红.pdf
- 相关定义-[共4页]-99-可信计算远程证明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闫建红.pdf
- 实验过程-[共4页]-90-可信计算远程证明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闫建红.pdf
- 远程证明的相关协议研究-[共4页]-72-可信计算远程证明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闫建红.pdf
- 实验测试-[共3页]-66-可信计算远程证明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闫建红.pdf
- 数据密封具体过程-[共3页]-63-可信计算远程证明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闫建红.pdf
- 数据密封方式-[共3页]-55-可信计算远程证明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闫建红.pdf
- TSS-[共3页]-36-可信计算远程证明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闫建红.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