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册同步限时训练题25.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地理上册同步限时训练题25.doc

(建议用时:45分钟 满分:100分) 测控导航 考点 题号 地壳物质循环 1、2、3、11、13 地质作用与地貌形态 4、5、6、7、8、9、10、12、13、14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3泰州期末)图1为某地区地球圈层结构局部示意图,甲、乙代表地球内部部分圈层,A~C代表三大类岩石,①~④代表地质作用,a~d代表水循环环节,e表示洋流流向。图2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1 200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读图,回答1~2题: 1.结合图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处属于地壳 B.图2景观的形成和②作用有关 C.A代表岩浆岩 D.e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2.有关图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环节水量7月大于1月 B.人类能够施加影响的主要是a环节 C.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属于b环节 D.促进全球水量平衡,联系所有圈层 解析:1.C 2.C 第1题,乙处为软流层,属于岩石圈,但不属于地壳;②为重熔再生作用,属内力作用,图2景观的形成与外力作用有关;e洋流的寒暖流性质据图示信息无法确定。第2题,因图1所在地区不确定,故A项正确与否无法确定;人类能够施加影响的主要是d环节;b为水汽输送,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属于b环节;水循环可联系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但不能联系所有圈层。   (2013天津十二区县联考)腾冲位于云南省西部边陲,境内有97座火山群、62处地热泉,盛产翡翠玉石。如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数字序号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沉积物,字母表示各种地质作用。据此回答3~4题: 3.腾冲的翡翠玉石是在变质环境中形成的。图中表示翡翠玉石及其形成过程的是(  ) A.②、I B.④、N C.③、M D.①、H 4.腾冲所在地区山高谷深,形成其峡谷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A.冰川侵蚀 B.风化作用 C.风力侵蚀 D.流水侵蚀 解析:3.A 4.D 第3题,根据示意图中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判断,①为沉积物,②为变质岩,③为岩浆,④为岩浆岩。E、G、H表示风化作用,F表示沉积作用,K表示固结成岩作用,L、I表示变质作用,M表示重熔再生作用,N表示冷却凝固作用,正确选项为A。第4题,峡谷是流水侵蚀最强烈的表现,正确选项为D。   (2013年北京文综)读图,回答5~6题: 5.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⑤⑥ 6.图中(  ) A.甲处侵蚀作用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解析:5.C 6.C 第5题,甲处为峰林,属喀斯特地貌,在我国的云南、广西地区广泛分布。第6题,从图示看出,乙处侵蚀最强烈、由外力作用形成;丙处为顺向坡,在断层附近,地质不稳定,易产生滑坡;丁处为向斜成山。   (2013邯郸二模)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7~8题: 7.该地的几次主要地质作用,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A.褶皱、断层P2、断层P1 B.断层P1、断层P2、褶皱 C.断层P2、断层P1、褶皱 D.褶皱、断层P1、断层P2 8.据图判断c岩层在断层P2右侧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被a、b岩层覆盖 B.没有该岩层的沉积 C.抬升以后遭外力侵蚀 D.下陷侵入d、e岩层 解析:7.A 8.C 第7题,根据图中地质构造分析,各个断块均发生弯曲,说明断层出现在褶皱之后;断层P1延伸到上覆沉积岩层b中,断层P2未延伸到上覆沉积岩中,说明断层P2形成早于上覆沉积岩b,断层P1晚于上覆沉积岩b,由此判断正确答案为A。第8题,断层P2右侧岩块上升,c岩层缺失可能是抬升后受到外力侵蚀所致。   如图为某岛屿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甲处属于(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10.乙侧河岸(  ) A.形成冲积扇 B.适宜建设港口 C.河流流速较慢 D.多位于河流上游 解析:9.B 10.C 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顶部遭受侵蚀后成为谷地。第10题,乙侧河岸位于河流的凸岸,河流流速较慢,堆积作用明显,不适合建设港口,多位于河流下游;冲积扇多形成于河流出山口处。   (2013厦门模拟)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K1、K2、K3、K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处K2、K3取得相同的石灰岩,K1、K4取得相同的砂岩,且石灰岩的年代比砂岩老。读图,回答11~12题: 11.A处属于(  ) A.背斜成谷 B.背斜成山 C.向斜成谷 D.向斜成山 12.若在K2处钻30 m到达该水平面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