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泵Ⅱ的管路有: 四、离心泵运转工况的调节 改变运转泵的工作点称为工况调节。由于工作点是泵的性能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所以任何一条曲线发生变化,工作点便随之而改变。 1.改变管路特性进行工况调节 1).管路节流调节 通过在排出管路上安装调节阀,当改变调节阀的开度时,改变管路中的局部阻力,管路特性系数k改变,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由此可见,通过节流减小流量时,管路中局部阻力损失增加,需要泵提供更多的能头来克服这个附加的阻力损失,使整个装置效率不高。长期这样调节是不经济的,特别是对具有陡降扬程性能曲线的离心泵,采用这种方法调节就更不经济。但由于调节装置简单,但调节很方便,放仍被广泛地用于离心泵工况调节中。 2).旁路调节 在泵出口设有旁路与吸液池相连通。此管路上装一调节阀。离心泵在旁路调节装置上工作就象在分支管路中一样。通过旁路分流,改变主管线中的流量,得到流量调节的目的。 这种调节方法也不经济,因为旁路中的流量白白消费了部分能量。若泵的轴功率随流量增加而减小时用此方法调节较适宜。 2.改变泵的性能曲线进行工况调节 1).改变工作转速 根据比例定律,当改变泵的转速时,泵的特性曲线H-Q也相应改变。因此,用变速调节流量是比较经济的,因为它没有节流引起的附加能量损失。但是,这种调节要求使用能改变转速的原动机来驱动。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固定转速的交流电动机用可控硅调速,或加液力联轴器驱动,也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2).切割叶轮外径 由泵的切割定律可知,当转速一定时,流量和扬程随叶轮外径切割大小近似地成一、二次方变化。若管路特性不变,通过切割叶轮外径,就可得到不同的工作点,使流量减小。 这种调节方法虽然没有附加能量损失,但叶轮切割后不能再恢复原有特性,故适用于长期调节。 五、离心泵的不稳定工作(即喘振现象) 有些低比转数的离心泵,其H-Q性能曲线常常是一种驼峰型的,如图所示。当工作点在O点左侧时,由于某种原因使工况向小流量方向偏离,则泵的扬程小于管路装置所需的能头,流量减小,同时扬程减小,工作点沿性能曲线继续向小流量方向移动,直至泵的流量为零。不能建立稳定的工作点。 2.装置特性—工作点 离心泵在管路中工作时,泵是串联在管路中,泵所提供的能头H与管路装置上所需要的能头h应相等,泵所排出的流量与管路中输送的流量应相等,即: 将泵的扬程性能曲线H—Q与管路特性 h一Q画在一张图上,称为装置特性。 二、离心泵并联、串联工作的装置特性 在生产中,当采用一台离心泵不能满足流量或能头要求时,往往用两台或两台以上的泵联合工作,这就要讨论泵的并联、串联工作。 1.离心泵并联工作 当使用一台泵向其一压力管路输送液体,流量不能满足要求时或输送流量变化很大,为发挥泵的经济效果,使其处于高效范围内工作,常采取两台或数台泵并联工作,以满足流量变化的要求。 1).相同性能的泵并联 设两泵自同一吸液罐中吸入液体,由液面到汇合点O的两段管路阻力很小,可忽略不计。这样,两台泵并联后排出的总流量等于两泵在同一扬程下的流量相加。即: 求作相同性能泵并联工作的 曲线的步骤: (1).作泵的 曲线; (2).在泵的扬程范围内,任取一扬程等于HA,作H= HA的水平直线LH,水平直线LH交泵的H-Q曲线于A点; (3).过A点作垂直于坐标轴Q的直线,交坐标轴Q于Q = Q 1点; (4).令 ,在坐标轴Q上确定 的点,过该点作垂直于坐标轴Q的直线LQ, 直线LQ与LH交于 点。 就是泵并联工作的一个点。 (5).改变 HA,重复步骤(2)、(3)、(4),即得到不同的 点,光滑连接不同 点,得到相同性能泵并联工作的 曲线。 相同性能的泵并联向管路供液时,其特点为: (1)并联后,扬程比单泵工作时高; (2)并联后,流量小于单泵工作时流量的二倍。 (3)若管路特性越平坦,则并联后的流量就越接近泵单独运行时的二倍,达到增加流量的目的。 (4)从并联工作的泵台数来看,数量越多,并联后所能增加的流量越少,则每台泵输送的流量越少,故泵并联台数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