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学生群体心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当: 认识什么是群体,掌握群体构成的标准。 认识主要的群体心理现象(社会促进和社会懈怠、从众、服从、去个性化、社会化)。 第一节 学生群体心理概述 一、学生群体心理的概念 (一)群体、学生群体与群体心理 群体是指人们基于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以特定的方式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个体的集合。 判断群体的标准 一是看它是否具有共同的需要和目标并以此进行共同活动; 二是看它是否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其成员处于一定的关系中; 三是看其是否具有自己的规范与心理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在学校群体中,除教育者和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以外的学生个体的集合,称为学生群体。 群体心理(group mind)是指群体成员共同的心理现象。 (二)研究学生群体心理的意义 1、有助于教师履行自己的职责 2、有助于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 3、有助于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二、学生群体的类型 (一)大型学生群体与小型学生群体 一般认为,3-40人为小型群体,40人以上为大型群体。 也有的学者认为,凡是群体成员间有直接的个人接触和联系的群体,称为小型群体。 (二)松散学生群体,联合式学生群体和学生集体 所谓松散学生群体是指学生相互之间没有明确的关于活动目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意义的共同认识,彼此之间心理距离较远的学生群体。 所谓联合式学生群体就是成员之间存在着共同的目标或共同的活动计划,学生之间建立了一定的相互了解,共同的活动较多,但成员之间仍带有某种程度的松散性,故而不能很好完成任务,尤其不能完成艰巨任务的学生群体。 学生集体是学生群体发展的高级阶段,学生之间有着明确的共同奋斗目标,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纪律与规范,群体内形成了较高的共同的信仰体系和为实现集体目标争作贡献的自觉性。 (三)正式学生群体和非正式学生群体 正式学生群体是根据行政管理机构正式文件规定和学校管理惯例成立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则是学生依照各自的好恶等自发形成的群体,它没有确定的权利与义务,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与名称。 (四)假设学生群体和实际学生群体 假设学生群体是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的需要而划分的群体,又叫统计群体。 实际学生群体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实际存在的,成员间有直接和间接实际联系的学生群体。 (五)面对面学生群体和虚拟学生群体 以直接接触为联系方式的学生群体称为面对面学生群体。 虚拟学生群体是指群体成员之间分布于不同的物理位置,可以跨地域、跨时间、跨越学校甚至国家界限,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进行沟通的一种学生群体。 三、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的影响 (一)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懈怠作用 1、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懈怠作用的概念 所谓社会促进作用是指有他人在场或许多人在一起从事同样活动时,可以提高个人活动(工作、学习)的效率,出现增量或增质。 如果有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完成某任务,不如一个人单独从事某项活动的效果好,即出现减量或减质,这种现象叫社会懈怠作用。 2、产生社会促进作用和社会懈怠作用的条件 一是与活动任务的难易程度有关。 二是与能否表现个体优势行为有关。 如何避免社会懈怠作用的发生呢? 群体按个体努力程度给予报酬; 感到任务艰巨个人有责任多作贡献。 (二)从众 1、从众的概念 从众(conformity)是指个体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在认知或行为上倾向于与群体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 Asch的线段判断研究 被试的任务是从左边的三个线段中找出一条与右边的靶线段长度相同的线段. 单独判断时,正确率可以高达99% 。但当有4或5个人先给出错误答案时,有37%的时候人们给出了错误答案。 2、从众产生的原因 (1)群体的内聚力程度 (2)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 (3)个体需求和个性特征 (4)群体的规模 (5)刺激物的性质 当然,从众行为的产生还有其他原因,如社会风气,对个人利益的考虑,班集体的心理氛围,等等。 3、从众行为与教育 (1)在保证学生群体规范正确的前提下,创造条件促使学生个体从众,因为正确的群体规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2)在发现学生群体压力不妥的情况下,要支持学生个人的正确意见而防止从众行为的发生,同时,要千方百计解除这种不妥的群体压力。 (3)在个人意见不同又不从众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在一定范围和时限内保留个人意见,要精心呵护、保护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见解,造成敢于发表意见的气氛,避免因从众而失去发表个人有价值意见的机会。 (三)服从 1、服从的概念 服从是按组织要求、群体规范或其他人意志行事的社会心理现象。 从众与服从的异同 相同点:都是在群体压力下采取与群体规范一致的行为。 不同点:从众是自愿地按照他人的做法去做。服从是无可选择地按别人的要求去做。 Milgram 的服从实验 40名用登广告的办法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P化学 2012年真题 (选择题+问答题) AP Chemistry 2012 Released Exam and Answers (MCQ+FRQ).pdf VIP
- 第六章 教会法.ppt
- 城镇供水厂运行维护及安全技术规程-详版.pptx
- 无铬厚膜底漆、厚膜预涂板和制备方法.pdf VIP
- 教师道德与法治新课标考试试题三套及答案.docx
- CMA考试 P2试题500道含解析.pdf VIP
- 新型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技改扩能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 2025年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数学一模试题(原卷版+解析版).docx VIP
- 历史逻辑 理论逻辑 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docx VIP
- 2024年05月江苏无锡市梁溪区机关事业单位招考聘用编外工作人员20人笔试历年高频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