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 学习要求: 1、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等。 2、掌握利水消肿药的茯苓、泽泻、薏苡仁,利尿通淋药车前子,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杖功效及应用。 3、掌握茯苓、猪苓、泽泻的功用异同点。 利水渗湿药 一.含义: 凡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为主要功能,治疗水湿内停病症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亦称利水药或利尿药。 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 2. 利水通淋药 本类药物的特点:性寒凉,善清利膀胱湿热,主治小便不利,淋漓涩痛,灼热,混浊,尿血等。 利水渗湿药 3、利湿退黄药。 本类药性多寒凉,入肝胆而清利肝胆湿热,以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若与温里药为伍,亦可兼治阴黄。 利水渗湿药 使用注意: 1.阴虚津亏之尿少忌用,(大汗无尿,失血尿少者) 2.梦遗滑精,尿频失禁等滑脱证忌用。 3.久服伤正。 茯苓《本经》 来源: 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野生或栽培。主产云南、四川等地。 茯苓《本经》 处方用名: 茯苓、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神。 茯苓《本经》 茯苓《本经》 主治: 1、尿少水肿。 茯苓利水作用平和,可通治各种尿少水肿,无论因寒因热,因实因虚,邪之在表在里;亦可用于淋证。 茯苓《本经》 脾虚 诸证 茯苓《本经》 取其健脾,安神之效。多用茯神或神木,也可用茯苓,单用力弱,常配枣,柏,远志等安神药。如酸枣仁汤,归脾汤。 茯苓《本经》 附:其它治证: 1、尿多,滑数不禁:与山药等份为末,稀米饮调服。 2、上盛下虚消渴:黄连等份为末,熬天花粉调糊为丸。 3、白浊,白带: 配以猪苓一份,熔黄蜡四两。 茯苓《本经》 用法用量: 煎服,9~15g。 使用注意: 虚寒滑精者忌用。 茯苓《本经》 总之,茯苓为利水消肿健脾代表药,用于脾虚诸湿证候,有标本兼顾之效。该药性质和平,补而不腻,利而不猛,扶正祛邪,或取其补,或取其泻,可随配伍而灵活变通。茯苓皮、赤茯苓、白茯苓、茯神功效各有所长,宜择证应用。 茯苓《本经》 歌曰: 茯苓甘淡性和平, 健脾渗湿小便通, 宁心安神化痰饮, 脾虚湿盛百病宗, 苓皮通利消水肿, 茯神性守益心灵, 赤苓渗热利水道, 淋浊肿满有奇功。 泽泻《本经》 来源: 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入药。生用,麦麸炒或盐水炒用。 处方用名: 泽泻、盐泽泻、建泽泻。 泽泻《本经》 泽泻《本经》 泽泻《本经》 性味归经: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效: 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泽泻《本经》 泽泻《本经》 2、淋证:配木通、车前子等。 遗精:常配熟地黄、丹皮。 泽泻《本经》 总之,泽泻有较强的利水作用,且可泄下焦湿热,既可治疗水肿、泄泻,又可治疗淋证,并且还可泄肾经虚热,治疗相火亢盛的病症。 茯苓、猪苓、泽泻 茯苓 补泻兼备,健脾,安神 猪苓 功专利水,利水作用强 泽泻 泻而不补,泄热作用强 薏苡仁《本经》 来 源: 为禾木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入药。生用或炒用。 处方用名: 薏苡仁、苡仁、薏米、生苡仁、炒苡仁。 薏苡仁《本经》 薏苡仁《本经》 性味归经: 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 效: 利水消肿,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 薏苡仁《本经》 1、尿少水肿,脚气。 尿少水肿常配茯苓、白术、黄芪等药;治疗湿邪下注脚气可配木瓜、苍术、防己等药。 薏苡仁《本经》 2、脾虚泄泻、白带。 脾虚泄泻常配人参、白术、茯苓等。对湿邪下注的带下症,可与车前子、山药、苍术等同用。 薏苡仁《本经》 3、湿痹拘挛。 本品所治疗的痹痛为湿邪阻络,经气不利,筋脉拘急孪缩疼痛,苡仁善淡渗利湿,故可治之。 薏苡仁《本经》 薏苡仁《本经》 用法用量: 煎服,9~30g。 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使用注意: 津液不足者慎用。 薏苡仁《本经》 总之,本品甘淡性寒,既可渗利,又可清热,性虽寒但不伤胃;味虽甘,补而不滋腻,为淡渗清补之品。 薏苡仁《本经》 歌曰: 薏苡味甘气微寒, 清热利湿健脾全, 湿盛土衰诸肿满, 肠痈肺痈痹拘挛。 薏苡仁、茯苓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性能特点: 本类药物味苦或淡,气多寒凉,善走下焦, 以清理下焦湿热为其所长。利尿通淋为主要作用。主要应用于小便短赤,涩痛,石淋及膏淋等病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T 5168-2023表A.5 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pdf VIP
- 大班数学活动《8的分解组成》PPT课件.ppt
- 【一模】2025年广东省2025届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数学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docx
- 13S201 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水鹤安装.docx VIP
- 主题班会课件-师恩难忘-学子感恩-致敬恩师主题班会.ppt
- GB50327-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docx
- World怎么在参考文献后面添加CrossRef.pdf VIP
- 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适用于资格后审).doc VIP
- 八下英语U3词性变化.docx
- 《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