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感染管理和持续质量改进--.ppt
医院感染管理与 持续质量改进 医院感染与医院并存: 医院意味着: 各种病原微生物繁殖和栖息的场所,细菌的环境贮源。 大量易感人群和感染源的存在 各种介入性诊断、治疗手段的实施,抗菌药物、放疔、化疗广泛使用等。 医院感染的特殊性 医院内病原体种类多,来源广泛 医院内流行菌株多为耐药,多重耐药菌株,临床治疗非常困难 污染环节多,控制难度大 易感人群集中,感染后病死率高-ICU 医疗安全事件1-09南京患儿徐宝宝(徐行舟 )死亡事件 右眼眼眶蜂窝组织炎 在救治过程中,通过摄像头画面,发现患儿徐宝宝的母亲三次向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下跪镜头。得到的回应却是冷漠和推诿。 值班医生毛晓珺玩在上网—(偷菜、下象棋) 当事医生毛晓珺被吊销医师执照,行政开除。南京市儿童医院院长给与行政记大过,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南京市儿童医院党委书记,管床医生、眼鼻喉科主管医生等相应责任人一并受到处分。南京市儿童医院有12人受到严厉处分,医院方面向徐宝宝的父母赔偿51万元。 医疗安全事件2- “拆线事件”事件 2011年8月5日武汉市第三医院发生的“拆线事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一名右手受伤的男子到武汉第三医院缝针(肌腱断裂),因与医护人员为医药费用发生争执,骨科医生(贺翎)应要求将缝合好的线拆除。“拆线事件” 用令人难以置信的方式,割伤了人们的心理底线。不完善的医疗服务之外,还有医德的缺失刺痛公众神经。 当事医生已停止执业资格,离开临床岗位,并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是社会之痛 拆的是公德底线医德—医者父母心! 医疗安全事件3- 西安交大新生儿死亡事件 200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发生重大医院感染事件,造成8名新生儿死亡。 医疗安全事件4- 1998年4月至5月,深圳市妇儿医院发生了严重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该院1998年4月3日至5月27日,共计手术292例,发生感染166例,切口感染率为56.85%。 医疗安全事件- 肺结核分支杆菌感染 2009年10月9日至12月27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谷饶中心卫生院发生剖宫产患者手术切口感染事件。导致38名剖宫产患者中,共有18名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 医疗安全事件- ——1993年,某市妇儿医院44名新生儿柯萨奇B型病毒感染,15名死亡; ——2001年,某医院儿科心脏手术后18例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血液感染。 ——2005年,某妇幼保健院发生20多名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 医疗安全事件9- 宿州眼球事件 2005年12月,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10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由于感染严重,其中9名患者被施行眼球摘除手术,另一名患者被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该不该发生!---是不是可以避免的!!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医疗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事件与医院的每个部门、所有身处其中的人员都是相关的;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不容忽视; 当前的工作模式能不能有效避免医院感染的暴发; 预防和控制工作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 分析这些案例: 管理方面: 1、医院感染组织和机构没有履行职责; 2、没有规章制度或有而不落实; 3、医院管理者、医务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 4、医院感染部门与临床科室之间脱节。 技术层面: 1、缺乏专业知识; 2、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意识薄弱; 3、基础性工作存在漏洞; 4、缺乏有效的监测等。 造成病人住院日的延长 影响病床周转率 加大病人、家庭、社会经济支出, 影响病人的预后与安危, 甚至影响医院的声誉与社会安定。 事件的思考 事件的思考 医院感染预防方法要针对传播途径的改变,推广科学的标准预防措施;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要及时报告和处理的应急预案, 追踪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警钟长鸣,用医院感染事件教育各级各类医务人员 保持警惕性是医院感染暴发的早期发现前提 医院感染与医院的每个部门都是相关的 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础工作不容忽视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 关于暴发事件分析 (一)引起感染的病原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柯萨奇病毒 ——非结核分支杆菌 ——绿脓杆菌 ——克雷伯菌 ——鲍蔓不动杆菌 (二)感染科室: 新生儿室(NICU) 重症监护室 手术室 (三)感染途径: 接触传播为主 传播方式: ——共同来源 ——带菌者传播 ——交叉感染 建立健全组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电动航空器电推进系统动力电机技术规范.docx VIP
- DB37╱T 3655-2019 化工园区大气环境风险监控预警系统技术指南(试行).pdf VIP
- 百灵达FLOW-8快速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标准.pdf VIP
- 《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专题党课PPT课件模板.pptx VIP
- T/HGJ 10600-2019 烧碱装置安全设计标准.docx VIP
- 最新清晰版ISO50001(中word版).docx VIP
- 临床医学 《门静脉高压症》教学课件.ppt VIP
- 最新:机械通气患者转运课件.pptx VIP
- (高清版)DB44∕T 2598-2024 《省级体育社会团体建设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