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界面现象祥解.ppt
6.2 润湿和铺展 一、固体的润湿 润湿:固体表面上的气体(或液体)被液体或另一种液体取代的现象。即液体在固体表面上的粘附现象, 接触角:达平衡时,在气,液,固三相交界处,气-液界面和固-液界面之间 的夹角称为接触角。(图中角 θ) 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作用 固体表面的特性 吸附剂和吸附质(adsorbent,adsorbate) 吸附量的表示 Langmuir吸附等温式 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 BET公式 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 表面活性剂是两亲分子。溶解在水中达一定浓度时,其非极性部分会自相结合,形成聚集体,使憎水基向里、亲水基向外,这种多分子聚集体称为胶束。 随着亲水基不同和浓度不同,形成的胶束可呈现棒状、层状或球状等多种形状。 2.胶束(micelle) 临界胶束浓度简称CMC 表面活性剂在水中随着浓度增大,表面上聚集的活性剂分子形成定向排列的紧密单分子层,多余的分子在体相内部也三三两两的以憎水基互相靠拢,聚集在一起形成胶束,这开始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 这时溶液性质与理想性质发生偏离,在表面张力对浓度绘制的曲线上会出现转折。继续增加活性剂浓度,表面张力不再降低,而体相中的胶束不断增多、增大。 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 表面活性剂都是两亲分子,由于亲水和亲油基团的不同,很难用相同的单位来衡量,所以Griffin提出了用一个相对的值即HLB值来表示表面活性物质的亲水性。对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HLB的计算公式为: HLB值= 亲水基质量 亲水基质量+憎水基质量 ×100/5 例如:石蜡无亲水基,所以HLB=0 聚乙二醇,全部是亲水基,HLB=20。 其余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介于0~20之间。 亲水亲油平衡(hydrophile-lipophile balance) 根据需要,可根据HLB值选择合适的表面活性剂。例如:HLB值在2~6之间,可作油包水型的乳化剂;8~10之间作润湿剂;12~18之间作为水包油型乳化剂。 HLB值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 |———| |——| |——| |——| | 石蜡 W/O乳化剂 润湿剂 洗涤剂 增溶剂 | |————| 聚乙二醇 O/W乳化剂 表面活性剂的用途极广,主要有五个方面: 1.润湿作用 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液体表面张力,改变接触角的大小,从而达到所需的目的。 例如,要农药润湿带蜡的植物表面,要在农药中加表面活性剂; 如果要制造防水材料,就要在表面涂憎水的表面活性剂,使接触角大于90°。 表面活性剂的重要作用 2.起泡作用 “泡”就是由液体薄膜包围着气体。有的表面活性剂和水可以形成一定强度的薄膜,包围着空气而形成泡沫,用于浮游选矿、泡沫灭火和洗涤去污等,这种活性剂称为起泡剂。 也有时要使用消泡剂,在制糖、制中药过程中泡沫太多,要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降低薄膜强度,消除气泡,防止事故。 3.增溶作用 非极性有机物如苯在水中溶解度很小,加入油酸钠等表面活性剂后,苯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大增加,这称为增溶作用。 增溶作用与普通的溶解概念是不同的,增溶的苯不是均匀分散在水中,而是分散在油酸根分子形成的胶束中。 经X射线衍射证实,增溶后各种胶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而整个溶液的的依数性变化不大。 一种或几种液体以大于10-7m直径的液珠分散在另一不相混溶的液体之中形成的粗分散体系称为乳状液。 要使它稳定存在必须加乳化剂。根据乳化剂结构的不同可以形成以水为连续相的水包油乳状液(O/W),或以油为连续相的油包水乳状液(W/O)。 有时为了破坏乳状液需加入另一种表面活性剂,称为破乳剂,将乳状液中的分散相和分散介质分开。例如原油中需要加入破乳剂将油与水分开。 4.乳化作用 简单的乳状液通常分为两大类。习惯上将不溶于水的有机物称油,将不连续以液珠形式存在的相称为内相,将连续存在的液相称为外相。 1.水包油乳状液,用O/W表示。内相为油,外相为水,这种乳状液能用水稀释,如牛奶等。 2.油包水乳状液,用W/O表示。内相为水,外相为油,如油井中喷出的原油。 检验水包油乳状液 加入水溶性染料如亚甲基蓝,说明水是连续相。 加入油溶性的染料红色苏丹Ⅲ,说明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新译林版英语7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3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卷B(有答案).docx VIP
- 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测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医院检验科副主任个人述职报告.pptx VIP
- 识字6《日月明》课件.ppt VIP
- 2023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试卷A(有答案).docx VIP
- 《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Python语言描述) 课件 第6章分支限界法(2).pptx
- 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与疾病管理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法律考试专项试卷.doc VIP
- 景观园林招标技术要求.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