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涂料用颜料的特性与作用 世界涂料的发展具有久远的历史,生产工艺从传统生产方式到现代生产方式(即调色产方式)的转变也有一个半世纪。涂料生产方式的进步和转变都伴随着颜料形态的变化,某一种颜料形态代表着一种特定的涂料生产方式。 颜料的品种繁多,用途广泛,一般将颜料划分为着色颜料、体质颜料、防锈颜料和功能颜料等4类。 一、颜料的分类 1 着色颜料 白色:二氧化钛、锑白、氧化锌、锌钡白 兰色:铁兰、酞箐兰、群青 绿色:氧化铬绿、铅铬绿、酞箐绿 黄色:铬黄、镉黄、铁黄、锌黄、汉沙黄 红色:镉红、氧化铁红、甲苯胺红、大红粉、醇溶大红 黑色:铁黑、碳黑、石墨、氧化镍、苯胺黑 2 体质颜料 氧化锰、滑石粉、云母粉、氧化镁、超短纤维石棉甜、硬质高岭土等。 3防锈颜料 铅黄、磷酸锌、云母珠光粉、红丹、铅锌黄 4金属颜料 锌粉、铝粉、不锈钢粉、镍、铬粉末等。 5硅酸盐玻璃科 红白绿黑黄及其它多彩的玻璃色素、玻璃料 6陶瓷颜料 各种色彩的陶瓷色剂。 第三节 新型颜料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广大科技工作者研制了一些新型颜料,有利于涂料产品的研制。本文重点介绍三种新型颜料:透明氧化铁颜料、云母钛珠光颜料和纳米级二氧化钛颜料。 (1)溶胶制备 将TiO(OH)2白色沉淀水洗除去可溶液性的SO2-4、Na+等杂质离子后,加入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盐酸溶胶,在60℃以上水浴上胶溶40min,得到透明的无色二氧化钛水溶液。 (2)萃取分离 取上面制得的二氧化钛水溶液,加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如DBS,使溶胶胶粒转化成增水性凝聚体。然后加入有机溶剂,剧烈振荡冲洗,使胶体粒子转入有机相中,与水分离后即得透明有机溶胶。 (3)回流、减压蒸馏及热处理 将萃取分离后的有机溶胶,在低于有机溶剂沸点的温度下,回流除去吸附水后,再减压蒸馏除去有机溶剂,在200~220℃进行热处理,即得无色二氧化钛超微粉末。 (4)产品分析 将试制产品加入各种有机溶剂中,如甲苯、二甲苯、丙酮、乙醇等,结果表明,产品在大多数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分散性。经X射线衍射分析,图上有一小峰,证明有小部分晶态存在,大部分为无定形。产品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二氧化钛超微粒呈球状,粒度接近10nm。产品经化学分析表明,钛含量为58.4%。用胶溶液法制备透明超微粒二氧化钛,试验表明肯有以下优点: (1)制得的溶胶透明性好,稳定性高,产品分散性好,透明度高。 (2)所用有机溶剂可回收循环使用。 (3)无副产物,产品纯度高。但原钛液用碱沉淀析出 TiO(OH)2 时,应防止Fe(OH)3共沉淀 。若条件控制得当,会影响产品色相。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研究新进展 日本富士钛工业公司在四价钛的硫酸盐、氯化物等的水溶液中,调PH为0.6~2.0,所得溶胶在水和非混溶性的加热介质中,形成球水性溶胶,成功地制备了强度和耐磨损性优异的球状粒子。日本冈村制油公司利用类似的方法制得粒径为5~8nm 的粒子。 有机钛水解制备纳米二氧化钛也是重要的研究方法。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控制指定醇 类与水的摩尔比,以及水解温度和水解速度。在反应过程中,如存在特别大的水与醇盐摩尔比(不小于20),那么通过钛醇盐的水解反应就能沉淀出锐钛矿微晶。日本曹达公司与出光兴产公司利用烷氧基钛气相水解,制备系列纳米二氧化钛,粒径大都控制在15~30nm。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用激光引发气相水解四异丙基钛蒸气,得到透明的锐钛型二氧化钛,经高温处理转变为金红石型。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丁星等人以钛酸正丁酯为原料,在无水乙醇存在下,经水解得到锐钛型钠米二氧化钛,样品加热到550℃以上时出现锐钛矿型与金红石型混晶,而水解后不经热处理的粉末为非晶结构特征。 另外,传统的制备方法如四氯化钛水解、硫酸氧钛水解等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过程中。日本的石原公司、帝国化工公司、芬兰的凯米拉等公司首先用硫酸溶解钛铁矿得到硫酸氧钛,经水解、中和、解聚等工序得到10~30nm的透明二氧化钛。 Harle等人用熔盐法制纳米二氧化钛获得成功。他们将硫酸氧钛与KNO3-LiNO3体系及硫酸氧钛与KNO3-NANO3体系在一定温度下熔融,然后淬冷,洗云可溶盐,烘干即得纳米二氧化钛,平均粒径小于10nm,比表面积超过100m2/g。 近年来,在纳米二氧化钛合成工艺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同时,对后处理工艺的研究也受到了重视,通过在二氧化钛表面包覆某种化合物,可以提高纳米二氧化钛的应用性质,如耐光性、耐候性、分散性。日本帝国化工公司在水解得到二氧化钛后,分别用硬脂酸钠、三乙醇胺处理,其透明性和紫外线屏蔽效果都得到了提高。此外,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