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4年高中历史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和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VIP

【推荐】2014年高中历史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和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学案 岳麓版必修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2014年高中历史期末复习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和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学案 岳麓版必修2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 第2课时 中国古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课标要求 1.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2.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问题探究】 1.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虽有壮大,却无突破,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这是为什么呢?  古代中国的商业1)重农抑商政策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推行的政策。其实施的目的何在?         2)对比图二与图一。     图一 唐长安    图二 北宋汴梁 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在宋代还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以上这些说明了什么?         3)对比图三与图四,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图三 《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 图四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发给中国商人的海外渡航证明书       .“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到了□□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如果日本学者加藤繁的这一观点符合史实,这里省略的两字最有可能是(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清代2.电视剧《乔家大院》热播一时,主人公乔致庸弃文从商,汇通天下,扶危济困,最后成就一代晋商。结合所学,判断乔致庸所生活的时代应是(  )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 3.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因为(  ) 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统治者长期推行抑商政策 C.古代中国对外不开放D.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4.明中后期,有些商人家财万贯,起初达官显贵之人很鄙视他们,如今则非常乐意与之为友。史书记载,达官显贵之人子女婚嫁时,只考虑对方财富,不过问对方的社会地位。这表明(  ) ①商业繁荣 ②商品经济冲击了等级观念 ③阶级矛盾缓和 ④上层社会拜金主义盛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5.陕西民谣:“我有一只小毛驴,……我骑着去赶集……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这里的“集”在宋代应属于(  ) A.城市   B.都市   C.草市   D.夜市 6. “士、农、工、商,各执一业,又如九流百工,皆治生之事业。”“四民之业,惟士为尊,然无成则不若农贾。”诸如此类的观念在明代已较为流行。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统治的削弱 C.西方文明的冲击 D.民主思想的影响 .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 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 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 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春秋·公羊传》对“四民”的解释是:“一曰德能居位曰士;二曰辟土殖谷曰农;三曰巧心劳手人以成器物曰工;四曰通财鬻货曰商。”材料对“士、农、工、商”的划分依据是(  ) A.社会地位   B.职业分工C.道德品质 D.知识水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  ) A.民间民营手工业 B.外国贡品C.家庭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 .明清时期,山西祁县一带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谚语。这表明(  ) A.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B.当时已经形成地区性的商帮 C.经商可以迅速致富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明代沈思孝曾说:“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其居室之法善也。其人以行止相高,其合伙而商者,名曰伙计。一人出本,众伙共而商之,虽不誓而无藏。”这段材料主要说明了(  ) A.晋商主要靠专卖权致富B.晋商组织的发展出现新特点 C.晋商经营的票号业相当发达D.晋商中出现了雇佣关系 1.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指出:“15世纪以来,‘弃儒就贾’是中国社会史上的普遍的新现象。不但商人多从士人中来,而且士人也往往出身商贾家庭……明清的中国也可以说是一个‘士魂商才’的时代。”这种现象表明明清时期(  )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名存实亡 B.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传统的社会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