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组名:祠堂探究队 口号:寻找历史很怕累?快找历史探究队。 组长:正:苏梓聪 副:黄锴祺 组员:乌泽豪、麦弘迪、郭峰、潘俊杰、冯至毅、何耀彰、 祠堂是汉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 广州最著名的陈家祠堂 1888年(光绪十四年),以陈颖川堂和陈世昌堂的名义购买广州西门口外的连元街、荔枝湾福水塘、恩龙里等总面积约36600平方米的房产兴建陈氏书院。至1894年(光绪二十年),书院落成。[2]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废科举后,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民国期间,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 广州的陈家祠堂 1950年设立广州 陈家祠旧照 陈家祠旧照 市行政干部学校。[3] 1950年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 1957年,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面维修管理。 1959年,书院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搜集、保藏、研究和宣传展览广东地区历代各类民间工艺品为主。兼及全国各地民间工艺品。馆内辟有多个展厅,常年展出馆藏文物。展品有陶瓷、雕刻、刺绣等工艺精品。 196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3] 陈家祠 陈家祠 1966年,广东民间工艺馆闭馆,陈家祠主体建筑被广州新华印刷厂占用并作为印刷车间。9月,广州电影机械厂占用陈家祠东院,后院。[2] 1980年,广州新华印刷厂迁出。1981年,陈家祠进行全面复原维修,1983年,重新对外开放。[2] 1986年由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组艺术建筑在文物部门的保护管理之下,得以发扬光大,供国内外人士观摩鉴赏。 1994年更名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1996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4] 2002,2011年,陈家祠以“古祠流芳”的雅名两度入选新世纪“羊城八景”。[5-6] 郭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迄今已有500余年历史,位于广州市芳村区东漖街龙溪东路仁秀坊185号[1]?的郭氏大宗祠便是郭子仪的后裔迁居羊城后所修建的一座大宗祠。据介绍,郭子仪后裔传至第25代和第26代时,在芳村东漖的居住者已达6000人左右。万历年(1577年)第一次重修。清康熙、乾隆、宣统年间又重修。1993年再由海外港澳乡亲捐资重修 请大家提出宝贵的意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