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通过可靠性分配,有利于加强设计部门间的联络和配合。 帮助设计者了解总成本及零部件的可靠性与系统可靠性之间的关系,使之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明确设计的基本问题;通过可靠性分配,容易暴露系统的薄弱环节,为改进设计提供途径和依据。 (4)通过可靠性分配,有利于增强设计者的全局观念。 全面衡量系统的质量、费用及性能等因素,以获得系统设计的全局效果。 三、 其它分配方法 结 论 (1)一般的可靠性分配方法奠定了可靠性分配得基础。这些方法广泛运用范围广泛,但各自都存在局限性。等分配法的只用于各单元可靠度基本相同的场合;相对失效率法通常只用于串联系统;拉格朗日法遇到高于2次的函数难于求解;动态规划法往往在处理层次复杂的问题,由于需要将所有子决策的信息保存,会导致计算量过大。 (2)针对一般可靠性的存在的诸多问题,改进型可靠性分配算法不断优化。由于它们往往往是根据产品开发的设计阶段的需求而产生,使这些算法更符合实际的运用。 * 系统可靠性分配 主 讲 人: 徐兆飞 学 号: 220140314 联系方法: 主要内容 可靠性分配的 可靠性分配的 可靠性分配的 一、可靠性分配的 可靠性分配是把系统的可靠性指标按一定的方法合理的分配给分系统、设备、零部件(或元器件)的全过程。 系统的可靠性预计是根据系统中最基本单元的可靠度来推测系统的可靠性的过程,那么可靠性分配就是根据系统要求的总指标由上而下规定最基本单元可靠度的逆过程。 第一节 可靠性分配的概念和目的 二、可靠性分配的 (1)通过可靠性分配,落实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机械产品的可靠性水平,除制造、材料原因以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械的设计水平,它是构成产品固有可靠性的基础,应兼顾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及时、合理地调整系统的可靠性。 (2)通过可靠性分配,确定各子系统 (总成、零部件)的可靠性指标 一个复杂的机械电子产品。实现整体的可靠性指标 必须依靠各零部件的可靠性加以保证。零部件的可靠性指标,系统的可靠性目标再高也是徒劳的。 预测和分配的关系 可靠性分配以前,事先需进行可靠性预测,可靠性预测过程则与可靠性分配相反,它是自下而上进行的。预测是为了分配,而分配过程中也会有预测。因此,可靠性分配是一个有预测→分配→再预测→再分配的反复过程,是一个不断进化的过程。 机械 系统 子系统 部件 零件 机械 系统 子系统 部件 零件 可靠性分配程序 预测程序 第二节、可靠性分配的原则 可靠性分配的过程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可靠性分配的是一个系统的优化过程,其合理性是相对的,应依据如下: 1、技术水平可以达到。 2、结构越复杂指标要求越低。 3、单元越重要指标要求越高。 4、条件越恶略指标要求越低。 5、分配结果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可靠性设计过程是一个预计——分配——再预计——再分配的循环过程。 可靠性分配的过程是自上而下进行的, 第三节、可靠度分配法 一、等可靠度分配法 系统需要达到的可靠度水平,相等地分配到各子系统,这种分配方法称为等可靠度分配法,也称均衡分配法。 分配中不考虑成本、失效率、安全性等实际情况,以统一标准分配可靠度。 1、串联系统等可靠度分配法 等可靠度分配法 例1、 一台汽车保修设备,由四部分串联组成,要求总体可靠度达到Rs=0.85,其中已知某有一部分的可靠度为0.98,按等可靠度分配法确定其余三部分的可靠度。 解:设已知的可靠度Rl=0.98,其余三部分的可靠度为Ro,按照串联系统等可靠度分配法的计算公式有: 通过计算,得到其余三部分的可靠度为0.95 等可靠度分配法 2、并联系统的等可靠度分配法 并联系统的等可靠度分配法的公式为 式中 Fs——系统要求的不可靠度;Fi——第i个单元分配到的不可靠度;Rs——系统要求的可靠度;n——并联单元数。 等可靠度分配法 并联系统的等可靠度分配法 例2、 由3个单元组成的并联系统,要求系统可靠度达到0.98,求每个单元的可靠度。 解:已知Rs=0.98,设每个单元可靠度为Ro,则 计算可得 等可靠度分配法的优点:比较简单 缺点:是没有考虑各子系统的重要性、成本高低、修复的难易程度、现有可靠性水平等 等可靠度分配法 可靠性分配的方法 二、 相对失效率分配法 以预测(即原有)失效率为依据,将分配于各子系统的(容许)失效率正比于预测 (原有)失效率,这种分配方法称为相对失效率分配法. 设计初始阶段,由于缺乏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_T 9441—2021《球墨铸铁金相检验》标准解读.pdf VIP
-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分数乘法 测试卷带答案下载.docx VIP
- 3篇关于全国质量月活动策划方案.docx VIP
- 青岛版(五四制)(2024)科学一年级下册4 制作方向辨识盘 教学设计.docx VIP
- 2025北京海淀高一(下)期末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 5.3《阳燧照物》(教案)-【中职专用】高二语文(高教版2023拓展模块下册).docx VIP
- 基于Matlab的智能家居照明控制系统的设计.doc VIP
- 关于IPRAN特性与实现.ppt VIP
- 2025零碳园区建设方案.docx
- 建筑工程图集 12S108-2:真空破坏器选用与安装.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