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英文bicycle或bike的bi意指二,而cycle意指轮。 在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通常称其为“自行车”或“脚踏车”;在港澳则通常称其为“单车”,在日本称为”自耘车“。 日常生活中自行车的使用是非常普遍的,当您使用和看到这些自行车时,您是否思考过自行车为什么会被设计成这种形式?您是否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程呢? 自行车的诞生与发展已有几百年了,在自行车的发展历程中自行车的结构有过几次重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使自行车的设计发展中出现过“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每一次重大的变化都是自行车的设计思想上的一个大的突破,每一次大的变化都使自行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种类 自行车的结构 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踏脚、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分缺一不可。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 人机工程学在自行车中的应用 概念自行车 自行车的人机工程学 自行车的发展史 公路竞赛车 1 2 下坡越野车 3 登山越野车 4 场地越野车 6 场地竞赛车 5 折叠自行车 7 多功能越野车 8 一般通勤车 公路竞赛车 1 2 下坡越野车 导向系统: 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分组成。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 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驱动系统: 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 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 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制动系统: 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 速、停驶、确保行车安全。 前叉部分: 自行车设计国家标准规定:车把前叉轴线与通过轮心的地面垂直线的交点到地面的距离不小于轮半径的15%,不大于轮半径的60%。 前叉部分 1 2 车把部分 3 脚踏部分 4 鞍座部分 6 车轮部分 5 车架部分 这是关系到操纵和制动性能的主要部件。例如山地车,车把的宽度以中青年男子的肩宽480mm,手掌宽度100mm为参照,设计时考虑手掌中央与车把把套的中央为接触点,这样可使整车受力平衡,具备安全可靠的操纵车把和刹车制动的有利条件。 车把部分: 脚踏部分: 脚踏分为水平脚踏、自锁脚踏和脚带脚踏。水平脚踏即我们平日所见的脚踏,脚和脚踏是分开的。自锁脚踏需使用专用配套自锁鞋,如果是长时间骑行会感觉轻松很多,因为一只脚踩下去的同时另一只脚还可以往上提,一般来说可以省力25%。 根据自行车国家标准:1、脚蹬面朝上放置时,自行车向一倾斜 25°,脚蹬上的零部件不触及地面。2、脚蹬中心与泥板转到任意角度时的间隔距离必须大于或等于89mm。 车架部分: 车架是自行车的主要部件,它与车把、前叉和前后车轮连接,承载着骑车人的全部重量,分前三角和后三角两部分。车架的前后部分都应具有一定的刚性和弹性。从而确保不同的道路,安全稳定的行驶。 车轮部分: 车轮部分分前轮和后轮,它是由前、后轴、辐条、内外胎组成,以承受自行车和骑行者的总重量,并通过脚蹬驱动,推动车辆前进。 据有关资料介绍,脚踏力和车轮启动力距是1:20。为了更好地发挥车轮的气动力,则要提高车轮部件的质量,就应选用高韧性、高弹性的轻质耐磨轮胎。 鞍座部分: 人处于坐姿状态时,由人体组织的解剖学特性可知,与鞍座紧密接触的是最能承受压力的臀部的两块坐骨结节,时间久了便会感到疲劳,造成臀部疼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