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金版学案】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时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VIP

【推荐】【金版学案】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时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金版学案】2015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时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时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小说《文明小史》中,描写一位学堂出身的少奶奶时写道:“穿双外国皮靴,套件外国呢子的对襟褂子,一条油松的辫子拖在背后,男不男,女不女的。”材料反映了这位少奶奶的服饰特点是(  ) A.完全西化 B.中西合璧 C.固守传统 D.女扮男装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从材料信息“外国皮靴”、“对襟褂子”可以判断出服饰特点应为“中西合璧”,故选B项。 答案:B 2.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视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最能体现(  ) A.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 B.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 C.人们的平等观念增强 D.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看,辛亥革命前后人们对“辫子”的认识截然不同,由此反映了生活习俗的变化,A项正确。B、C两项在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D项说法错误。 答案:A 3.“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辫、斜眼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畸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到20世纪初期以后,中国人的这种装束有了显著改观。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有(  ) ①维新派的提倡 ②辛亥革命的推动 ③民国政府的措施 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和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时间信息“20世纪初期以后”和所学知识可知:维新变法新思想的宣传、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颁布的措施都促使中国习俗和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答案:D 4.1912年3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文中指出:“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义无取焉……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本文旨在倡导(  ) A.自由的观念 B.平等的观念 C.博爱的观念 D.互助的观念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大人、老爷”是封建等级观念的体现,“相称咸以官职”体现人人平等的原则。故选B项。 答案:B 5. 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女性积极参政,这是女性社会地位提高、平等意识增强的表现,故选A项。 答案:A 6.从旧式婚礼与新式文明婚纱照两幅图片可以看出,我国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  ) ①服饰的变化 ②发式的变化 ③礼仪的变化 ④是否缠足的变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解析:本题考查图片信息获取和比较分析能力。通过对比两幅图片可发现,近代习俗在服饰、发式、礼仪、缠足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答案:A 7.1913年章太炎在报上刊登征婚广告,条件是:以湖北籍女子为限;须文理清顺;大家闺秀;要不沾染学堂中平等自由之恶习;有从夫之美德。其开创风气的表现是(  ) A.婚礼简约 B.自主择偶 C.自由恋爱 D.夫妻平等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在报纸上刊登征婚广告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自主择偶,故选B项。婚礼简约、自由恋爱和夫妻平等思想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B 8.下列图片所示居室建筑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近代中国同时并存。其中,具有典型的中西合璧特征的是 (  ) 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和图片信息获取能力。从图中可看出里弄中的建筑为西式,而里弄又是中国的传统,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是中国的传统建筑。 答案:B 9.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A.传统服饰仍具有强大生命力 B.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C.社会变革引起服饰变化 D.中西服饰各有特点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根据信息“中国服饰较适宜”、“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可判断A项正确。 答案:A10.张德彝在《航海述奇》里记载了1866年他从天津到上海途中吃西餐的事情:“每日三次点心,两次大餐……所食者,有烧炙,牛羊鸡鱼,再则糖饼、苹果……饮则凉水、糖水、热牛奶、菜肉汤、甜苦洋酒。”材料说明当时(  ) A.西餐馆种类繁多、营养卫生 B.西餐已成为中华饮食文化的主流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