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肢后的康复要点.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截肢后的康复 截肢的定义及目的 截肢是指肢体全部或部分切除,其中经关节的截肢称为关节离断 截肢目的是将已失去生存能力、危害生命安全或没有生理功能的肢体截除,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并通过残肢训练和安装假肢以代偿失去肢体的功能 截肢后康复是以假肢装配和使用为中心,重建丧失肢体的功能,防止或减轻截肢对患者身心造成的不良影响,使其早日回归社会 截肢的发生率 1987年全国残疾人普查显示有肢体残疾者755万人,其中肢体缺损者约80万 美国每年新增截肢者大约2万到3万 上肢截肢中男女比例为3.5:1,下肢截肢中男女比例为4.9:1 截肢年龄高峰为18-24岁 就截肢部位来讲,下肢截肢大约占85%,左右侧肢体的截肢比率大约相等 截肢的原因 外伤性截肢:占截肢原因首位,如不可修复的严重创伤;肢体坏死;严重感染;肢体无功能;不可矫正的严重畸形;不可修复的神经损伤造成肢体严重畸形;功能障碍;皮肤溃疡;久治不愈或感染骨髓炎者;烧伤或冻伤后肢体坏死 肿瘤截肢:骨肿瘤 血管病性截肢:如阻塞性动脉硬化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形成阻塞血管 糖尿病性截肢:糖尿病足致足溃疡、感染、坏死 先天性畸形截肢:肢体无功能 感染性截肢:如气性坏疽 神经性疾病:如脊髓栓系综合征造成下肢神经部分麻痹,足发生马蹄内翻,皮肤神经营养障碍,促使足负重部位破溃形成溃疡 AMPUTATION should not be thought of as a failure of treatment, but as a treatment of choice. Goal of Amputation Surgery in War Related Injuries Save life and limb Convert injury to clean surgical wound Save as much viable tissue as possible (preserve joints) Maximize function physically, cosmetically, psychologically. Other injuries may include: TBI, sight, hearing, other limbs etc. 截肢术一般原则(平面选择要点) 保留残端长度,便于安装假肢 手部应尽量保留拇指长度 足部应尽量保留1、5跖骨 截肢术操作要点:残端处理原则 皮肤:松紧合适;皮下层勿剥离太多 皮瓣(皮肤处理):小腿截肢需要加长的后方皮瓣,实际上是带有腓肠肌内外侧头的肌皮瓣: 弧形皮瓣:呈双舌瓣状,凸向远端 上肢:前后等长; 下肢:前短后长; 手部:掌长背短; 足部:跖长背短。 筋膜:覆盖残端,是肌肉附着点,形状同皮瓣;与皮肤勿剥离太多 肌肉处理:截肢残端肌肉固定术(骨端钻孔)和肌肉成形术(相对应的肌瓣互相对端缝合) 肌腱:应在肌腹与肌腱交界处切断;除肘、膝外,一般不缝 神经处理:目前主张将神经残端用丝线结扎后再切断,或将神经外膜结扎闭锁使神经纤维包埋在闭锁的神经外膜管内,以免切断的神经残断向外生长形成神经瘤 血管:一般血管:烙或细丝线结扎;肘、膝以上动脉:中号丝线结扎,远端再缝扎—双重扎;外伤性截肢,血管回缩,应剥离寻找结扎 骨膜骨端:骨膜:截骨处环形切开,向远侧剥离;骨端:锉平滑 骨的处理:小腿截肢为获得残端良好的负重,避免腓骨发生继发的外展畸形,增加残肢外侧方的稳定性,胫腓骨应等长,用骨膜和骨皮质在胫腓骨之间加桥使胫腓骨融合,即骨成形术 引流:腕、踝下:置1片橡皮条,48小时后取出;腕、踝上:置2片橡皮条,24小时拔出部分,48~72小时拔除;渗血或渗液多:闭式负压吸引引流 残端加压包扎 开放性截肢:凡士林油纱填塞,丝线固定 术后并发症(残端感染) 原因: 1、术前未能消除感染源; 2、术中手套破裂未及时更换; 3、操作粗暴,止血不彻底。 处理:拆线、引流、换药(庆大霉素) 残肢皮肤破溃、窦道、瘢痕 常见原因:假肢接受腔的压迫、摩擦,尤其是残端皮肤瘢痕更易破溃 处理:修整接受腔;换药;对久经不愈的窦道需进行手术扩创;紫外线、超短波、磁疗等配合抗生素药物治疗;使用硅橡胶制成的软袜套,套在残肢上,减少和避免皮肤瘢痕受压或摩擦 残端骨突出、外形不良 较大的骨刺需手术切除 较严重的圆锥形残端,如果长度足够,可将突出的骨端切除,同时行肌肉成形术或肌肉固定术,使之成为圆柱形残端 残肢关节挛缩 常见原因:术后关节长期置于不合适体位(长时间残肢垫枕或坐轮椅);截肢术后残肢关节没有合理固定(小腿截肢后膝关节应固定在伸直位);瘢痕挛缩 处

文档评论(0)

创业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