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学蠕概蛔鞭虫侯教程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学蠕虫学 第二篇 医学蠕虫 医学蠕虫概论 第6章 线虫纲 第一节 线虫纲概论 第二节 似蚓蛔线虫 ( Ascaris lumbricoides ) 第三节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chiura) 医学蠕虫概论 P26 一.定义 蠕虫(Helminthes) —为软体无脊椎的多细胞动物可借助于肌肉的伸缩而蠕动的虫体为蠕虫。 寄生于人体的蠕虫为医学蠕虫(Medical Helminthology) 寄生于人体的蠕虫有3个门?250种,我国40种。 1.土源性蠕虫 生活史各阶段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从人体排出的虫卵或幼虫在人体或外界环境中发育为感染阶段经感染途径(经水、食物、土、空气、胎盘、衣物、昆虫) 、感染方式(经口食入、吸入、胎盘血循环、接触、叮咬) ,引起人群的感染,为土源性蠕虫(蛔虫、钩虫、鞭虫、蛲虫)。 人若感染蠕虫,可出现临床的症状和体征,而患病,为蠕虫病。 人由于感染的虫种、寄生的数量、寄生的部位、各种蠕虫生活史的发育阶段及宿主的身体状况不同,出现临床的症状和体征不同。 第六章 线虫纲动物门 ( phylum Nemathelminthes) 第一节线虫概论 P26 (Introduction to Nematode) 线虫属于线型动物门,线虫的分类(P29)是根据尾部感器的有、无分类。 寄生人体的线虫有2个纲、6个目、 16个科、 17 属、约1万余种,大多数自生生活于泥土或水中,仅少数营寄生生活。寄生的有184种,其主要寄生于人体的有20个虫种。 一.形态 1.成虫的形态特点: 几毫米~数十厘米,最长可达1m以上(如麦地那龙线虫),小者不足1mm~1cm(如旋毛虫、粪类圆线虫)。 活时淡红或乳白色,死灰白色,虫体外形圆筒状,不分节,雌雄异体,雌(♀)>雄(♂) ,虫体头端纯圆,头上有固着器官(唇瓣、钩齿或切板),尾端雌虫尖直,雄虫卷曲或膨大,并有一个或一对交合刺。 线虫卵的形态特点:(大小、形状、颜色、卵壳、内含物、特点) 卵的大小(50~90×22~45)、卵圆形、无卵盖,黄(棕黄、黄褐)或无色,卵内含卵细胞、胚胎期幼虫或幼虫(因虫种而异)。 卵壳有卵膜 、 (卵黄膜或受精膜) 、壳质膜和脂质层 3层组成。 二.生活史 1.基本发育过程: 三、致病 线虫致病的因素及危害程度与寄生的虫种、阶段、数量、寄生的部位及虫体的机械性损伤或化学性刺激有关,以及宿主机体的耐受力、免疫力和营养状况有关。具体在各虫种危害中介绍。 第二节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简称蛔虫(roundwom),是人体寄生虫中最常见的肠道线虫。 成虫寄生在人小肠,可引起蛔虫病(ascar,尤以儿童、农村多见。 一、形态 1.成虫 (1)外形(肉眼观) 似如蚯蚓,活淡红色 死灰白色,体表有横纹侧线,雌约25㎝,雄约20㎝,雌>雄。雌虫尾端尖而直,雄尾端卷曲,有可伸缩的一对交合刺。 二、生活史 三、致病 1、机理 致病阶段:幼虫、成虫 ( 1 )成虫固着器官唇瓣内有细齿,可引起肠粘膜损伤,而影响人体营养的消化,吸收(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类),感染者出现消瘦及消化功能紊乱。 ( 2 )幼虫在小肠孵化出可穿肠壁及各脏器的组织和血管引起出血水肿,以肝、肺、胸部炎症明显。 四.实验室诊断 1、询问病史 2、根据症状,体征 3、病原学诊断: (1)生理盐水粪便涂片法,3片∕次 (2)饱和盐水漂浮法 (3)自然沉淀法 (4)痰中查幼虫 (5)试验性驱虫 五、流行 1、分布 世界约10亿人感染,我国5.1亿人感染,感染率46.9%,最高达71.12% , 我省91年报道7.3%,2002年13.32 % 2、流行特点: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3、感染率高的原因 (流行普遍、生活史简单(直接发育型)、产卵量大(24万/条/日)、虫卵抵抗力强(可活1-6年),粪便管理不当(新鲜粪便施肥)、污染环境、公共和个人卫生差(便后不洗手,喝生水等不良习惯)。 六、防治原则 1、普查普治 噻嘧啶1.2-1.5g(适合儿童30mg)睡前顿服, 甲苯达唑(mebendazole) 100mg/3-4天,阿苯达唑成人400mg,及儿童200mg /1-2天伊维菌素6mg顿服。 2、切断传播途径 (1)粪便无害化处理,沼气池、堆肥 (2)消灭苍蝇 (3)注意公共卫生(饮食卫生) (4)注意个人卫生(便后洗手) 3、提高人群免疫力 第三节 毛首鞭形线虫 (Trichuris trchiura) 简称鞭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