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胶凝材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胶凝材料的组分、结构与胶凝性能的关系;? (2)胶凝材料水化硬化以及结构形成过程的规律;? (3)胶凝材料硬化体的组成、结构与工程性质的关系;? (4)制备具有指定性能与结构的胶凝材料及其制品的技术途径。 课程学习方法 不同于一般基础课,逻辑性强;专业课大部分是经验性强,新材料及理论体系都在不断完善、发展中;资料中矛盾、不一致的较多,随测试手段与测试条件的不同而导致不同结论;课程学习要加强阅读、重在理解。 熟悉 理解、掌握 掌握 熟悉 * 胶凝材料学 主讲:王秀芳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 胶凝材料学》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筑材料方向的一门主要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专业必修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熟悉、掌握胶凝材料的一般知识和科学规律以及其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为今后生产、使用胶凝材料或从事与胶凝材料相关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 课程基本要求 1)熟悉胶凝材料的一般知识; 2)基本掌握胶凝材料的内部结构与胶凝性能的关系,胶凝过程的基本规律; 3)胶凝材料的内部硬化体与工程性质的关系; 4)能运用胶凝材料的一些基本规律去理解其它专业课程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应注意联系实际工程使用中提出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尽可能地熟悉了解国内外现代研究成果及进展。 三 、 课程教学基本内容 绪论 第 一 章 石 膏 第 二 章 石 灰 第 三 章 镁 质 胶 凝 材 料 第 四 章 硅 酸 盐 水 泥 第 五 章 高炉矿渣和矿渣水泥 第 六 章 火山灰质混合材和火山灰水泥 第 七 章 铝酸盐水泥 第 八 章 其他品种水泥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胶凝材料学(第2版)》,袁润章,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 《胶凝材料-水泥、石灰、石膏的生产和性能》,刘巽伯,魏金照,孙丽玲,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 《水泥基材料科学》,施惠生、郭晓潞、阚黎黎,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1年 《土木工程材料(第2版)》施惠生、郭晓潞,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年,(高等教育土建学科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配套系列教材) 绪论——胶凝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1、定义 凡是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由液体或半固体(泥膏状)变为坚硬的固体,并能把松散物质粘结成整体的材料称为胶凝材料。 物理化学作用 (能胶结其它物料) 坚强固体 塑性浆体 2、胶凝 散粒材料(砂、石等) 块状材料(砖、石块) 胶结 整体 3、胶凝材料分类 胶凝材料根据其化学组成分为 有机 气硬性-只能在空气中硬化 无机 水硬性-不仅能在空气中硬化, 而且能在水中硬化。 气硬性胶凝材料定义: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干燥条件下)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或继续发展其强度,如石灰、石膏、菱苦土和水玻璃等。 这类材料耐水性差,只能用于干燥环境。一般只适用于地上结构,而不宜用于潮湿环境中,更不可用于水中。 水硬性胶凝材料定义:水硬性胶凝材料则不仅能在空气中、而且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和继续发展其强度,如各品种水泥, 它们既适用于地上工程,也适用于地下或水中工程。 按胶凝材料水化产物分:硅酸盐类;硫铝酸盐类;铝酸盐类. 绪论——胶凝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绪论——胶凝材料发展简史 3、胶凝材料发展 约4000~10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粘土建筑; 公元前1000~3000年,中国、埃及、希腊、罗马等就开始生产石膏、石灰来调制建筑砂浆;万里长城,金字塔 公元初,石灰—火山灰材料;强度高,抗水, 18世纪后半期,水硬性石灰和罗马水泥; 19世纪初,水硬性胶凝材料; 1824年,英国阿斯普丁首先取得了该项产品的专利权第一个波特兰水泥专利(硅酸盐水泥) 2011年,我国水泥产量达21亿吨。 砖木结构的经典建筑 -北京天安门 石木结构的宏大建筑-西藏布达拉宫 江南石桥 现代悬索桥 造型优美的现代体育馆 著名的悉尼歌剧院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高495米 东方明珠 绪论——胶凝材料科学的发展 人们对胶凝材料的认识变化特点和趋势: 1.对胶凝材料本身的认识逐渐深化,由宏观到微观,并逐渐揭示其性能与内部的关系; 2. .对胶凝材料的生产过程的规律和水化硬化的规律方面的认识逐渐从经验上升到理论,从现象到本质 胶凝材料科学的研究内容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