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 2 .1 诗歌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翻译的历史和实践证明诗歌翻译并没有因为这些困难停滞不前,反而是不断向前发展。诗歌翻译理论也日渐完善。事实证明,诗歌是可译的。只要翻译方法得当,诗歌的美完全可以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再现。读者可以从诗歌译文中获得与源语读者相同的美学享受。国内外许多当代翻译家们通过辛勤努力,为中西方文化交流,尤其是诗歌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著名诗歌翻译家许渊冲教授就曾经翻译过多本中国古体诗。《唐诗300首》是其最杰出的作品。 古铮昆也是通过翻译《毛泽东诗歌选集》将中国诗歌介绍给外国读者。 还有包括Arthur Waley,?Herbert Giles在内的国外翻译家们也致力于中西方诗歌的交流。 诗歌翻译的几项原则 1.忠实性原则 2.创造性原则 3.“三美”原则——意美,音美,形美 1.忠实性原则(忠实性是翻译最基本的原则。 ) 严复的“信达雅” 刘重德的“信达切” (1)形式上的忠实 (从诗的结构上看) 一般认为,诗歌翻译的最基本原则是,诗必须译成诗的形式,不能译成散文,否则就不能称为翻译。 诗歌翻译应以行为基本单位,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标点,通常不能随意合并或分拆诗行。 译入语文本与源语文本在选词、结构及修辞上基本保持一致(以顾城的《初春》为例) 初春 顾城 阴沉的天空在犹豫; 是雪花?还是雨滴? 混浊的河流在疾走; 是追求?还是逃避? 远处的情侣在分别; 是序幕?还是结局? Early Spring The gloomy sky is still clear: Will it snow or drizzle? The turbid river races by: In pursuit, or in flight? In the distance two young lovers part: Prelude? Or finale? 杜甫的《春望》这个英文译本不但增加了诗行,而且在字的排列上打乱了原始工整的形式,用“破碎”的形式表达了“国破山河在”的意义。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 意义上的忠实 (从诗的意象上来看) 2.创造性原则 曾有翻译理论家提出“诗人译诗”的观点,既强调译者在诗歌翻译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能够欣赏并接受原诗的艺术美,而且能用的语将这种美表达出来。位于欣赏和表达之间的就是艺术再创造。 诗歌翻译的创造性实际上就是译者创造性的体现。译者不再是“看不见的手”或被动的接受者,而是整个翻译的掌舵者。译者应具备一定的艺术才能,尤其是创造性才能。正如Wliss所说:“最好的译者应当具有创造性的头脑。这时其翻译才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功的译作不仅要靠译者的审美才能来理解原诗,更需要译者发挥其创造性天赋在的语中重现原诗如画般的意境。 创造性原则要求译者抓住原诗的精髓,摈弃有碍原诗意境再现的一切束缚,将这种精髓完全传达出来。创造性和忠实性也并非两个对立的概念,而是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的“创造性忠实”。 3.“三美”原则——意美,音美,形美 许渊冲先生在《毛泽东诗词四十二首》英法格律体译文序言中提出诗词翻译“三美论”,认为诗歌翻译不但要传达诗歌的意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方梦之:译学词典) 鲁迅曾赞美汉语具有意美音美形美三大优点:“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许渊冲把鲁迅关于汉语的“三美”与翻译理论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诗歌翻译的“三美论”。他主张首先追求意美,其次追求音美,再次追求形美,并最终力求三者的和谐统一。 (1) 诗歌翻译的第一步在于“达意”。其重点在于“字字传神” 以下是一首唐诗名字的三种不同译本,通过对这些译本标题翻译的比较来揭示意美的实现方式。 《枫桥夜泊》英译为: 1)Mooring by Maple Bridge at Night 2) Anchored at Night near Maple Bridge 原文标题可分成三个点:枫桥、夜、泊。分别是地点,时间和行为。在翻译成英语时,根据英语读者的认知习惯,时间一般放在地点后面。三个译文都将“枫桥”译成“Maple Bridge”。而“泊”一词的译法却大相径庭。“moor”一般用来指小船停泊靠岸,而“anchor”则是指大轮船抛锚靠岸。“mooring”是进行时,“anchored”是完成时,因而前者是动态描写,仿佛诗人的小船正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