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超疏水/超亲油材料在油水分离中应用 随着石油工业和海上油运的发展,海洋的石油污染已经充分引起了公众的重视,石油作为全球性污染物正以大大超过其它污染物的量进入海洋。 由此形成的大面积油膜将阻隔正常的海气交换过程,使气候发生异常,也影响食物链的循环,从而破坏海洋生态平衡,并造成海洋及滩涂的严重污染。 如何治理? 不能有效回收溢油 造成二次污染 物理 扩散法 凝固法 撇沫法 原位 燃烧法 生物降解 法 在荷叶、水黾腿、蝴碟翅膀等自然界中超疏水组织和器官的启发下,仿生超疏水表面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超疏水/超亲油材料对油水混合物的吸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以实现油水的完全分离,这对于处理海上溢油事故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Suhao Wang等将疏水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聚苯乙烯溶于甲苯得到混合物溶液,用所得溶液处理滤纸得到了具有超疏水/超亲油性质的滤纸。研究表明,此滤纸接触角大于150o,滚动角小于10o,对油水混合物的吸收有很好的选择性。 Suhao Wang,Mei Li,Qinghua Lu. Mater. Interfaces,2010,2,3,677?683。 a图表示在多次循环使用后,滤纸仍能保持其超疏水性;b图表示多次循环使用后,其吸收效率基本保持不变。 Liang Kong, Qianqian Wang, Sen Xiong,Yong Wang. [J]. Ind. Eng. Chem. Res,2014, 53, 16516?16522 。 Liang Kong等通过原子层沉积法在滤纸表面涂上了一层很薄的氧化铝膜,随后通过与羟基的反应将硅烷分子耦合至氧化铝涂层,两层涂层的总厚度不超过10nm。 Liang Kong, Qianqian Wang, Sen Xiong,Yong Wang. [J]. Ind. Eng. Chem. Res,2014, 53, 16516?16522 。 研究表明,改性以后的滤纸具有很好的超疏水/超亲油性,经200多次循环使用后,对水中的有机溶剂和油依然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 Chuan Du等用纳米胶体沉积法将滤纸浸渍在聚四氟乙烯胶体及聚苯乙烯胶体的混合液中,加热、焙烘后得到水的接触角为155.5o、油的接触角为0o的超疏水/超亲油滤纸。 Chuan Du, Jiadao Wang , Zhifu Chen, Darong Chen. [J].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14 ,313 ,304–310。 Chao-Hua Xue等用四乙氧基硅烷和六甲基二硅氮烷为前驱体给碱刻蚀后的聚酯纤维织物涂上了一层溶胶凝胶层,降低了其表面能;再用二氧化硅纳米颗粒装饰其表面,提高了织物表面的粗糙度,最终制得超疏水/超亲油织物。 Chao-Hua Xue , Peng-Ting Ji , Ping Zhang , Ya-Ru Li,Shun-Tian Jia. [J].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3,284,464–471. 研究表明,制得的织物在700次摩擦后仍具有稳定的的超疏水性及良好的油水分离效率。 Xiaoyan Zhou等将聚苯胺用气象沉淀法涂覆在棉纤维表面,得到了水的接触角为156o,油的接触角为0o的超疏水/超亲油材料。 Xiaoyan Zhou,Zhaozhu Zhang,Xianghui Xu,Fang Guo,Xiaotao Zhu,Xuehu Men,Bo Ge.[J].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3, 5, 实验表明,制备出的棉纤维对油水混合物中油的的分离效率高达97.8%,且至少可以重复使用30次。 在高温、高湿度、强酸、强碱、强腐蚀环境以及高强度的机械力下仍然保持稳定的超疏水性和优良的油水分离效率。 Xiong Li等对静电纺丝腈纶进行氨基化,然后用化学电镀法在其表面镀一层银的纳米团簇进行固化,再对其表面用十六硫醇进行改性,最终得到性能优异的油水分离材料。 Xiong Li, Min Wang, Ce Wang, Cheng Cheng, and Xuefen Wang. [J].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2014, 6, 15272 ?15282 这种材料与水的接触角可达171o,接触角滞后仅为3.0o左右,与油的接触角为0o。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材料有很好的耐水压性(约为175Kp),同时具有卓越的油水分离能力,在相当宽的pH范围内都具有优良的吸收效率及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