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元方(mba).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童元方(mba)

MBA二 張仲文 MBA二 李采憶 ◎愛因斯坦與畢卡索:空間、時間及其所引起的駭世之美。 時空的性質—何謂「同時」。 愛因斯坦(改變了科學;畢卡索(改變了藝術。 人物 米勒(Arthur J. Miller) 米勒(Arthur I. Miller) 記事 《推銷員之死》的作者 《熔爐》的作者 瑪麗蓮?夢露 2005年逝世 M.I.T.物理系畢業 藝術史研究 《愛因斯坦與畢卡索》作者 2004年在德國烏爾姆演講 畢卡索(1881-) 1906- 看馬蒂斯的「生之喜悅」 ( Joy of Life )認為自己受威脅,起而迎戰 2、回到西班牙巴塞隆納 3、看羅浮宮依比利石雕展覽 ( 1907傑作亞維儂少女1905- 奇蹟年 1907 第二奇蹟年 光電效應 布朗運動 狹義相對論 (引力——引力說童元方提到如果沒有德國的物理學會及期刊,不會有愛因斯坦;如果沒有巴黎的咖啡館,不會有畢卡索;如果沒有普朗克的努力追求,不會有愛因斯坦;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愛因斯坦的感情世界,從情感的角度參看了愛因斯坦的人生旅程,與那旅程中的哀樂不由自主。愛因斯坦曾經說﹕「我真的是個『孤獨的旅人』。我對於我的國、我的家族、我的朋友,甚至我切身的家庭,從來沒有全心全意的歸屬感。在這些關係面前,我只感到隔閡與距離,只感到對寂寞的需要。」在愛氏出生地德國烏爾姆撫今追昔,跟著童元方教授探索的腳步,彷彿從情感的角度參看了愛因斯坦的人生旅程,與那旅程中的哀樂不由自主。童教授也細膩刻畫了愛因斯坦神秘而孤獨的感情世界。 在水流花靜—科學與詩的對話裡,我覺得童教授無意做思想家,她只是以如詩的筆觸,娓娓道出今天被許多人遺忘的常識:當科學與人文分開以後,不但把地球搗爛,把人心也撕裂了;在和諧家園裡,不僅僅需要科學,也不僅僅需要詩。但就個人的性情而言,我想我喜歡將童教授視為一個文字的唯美主義者。因為她的文字,顯然是經千錘、歷百煉,但是讀起來不會感覺雕砌與矯情,總是那麼乾乾淨淨。 最後,其實在聽了童教授精闢的演講前,我有去博士班旁聽陳之藩教授的演講,發現陳教授在演講時,童教授總會細心地在旁寫黑板,來輔佐我們更加了解陳教授所要闡述的論點,甚至有時候陳教授會用幽默逗趣的方式來加深演講內容的豐富性,看著陳教授與童教授之間,我覺得只有用鶼鰈情深來形容他們之間的互動是最好不過吧! MBA二 黃欣怡 如數家珍般地,童老師給我們分享其到愛因斯坦的故鄉烏爾姆(Ulm)之行的照片後,又給我們說了兩位人類史上偉大的科學家與藝術家的故事:愛因斯坦與畢卡索創作歷程。為什麼同時談這兩個人物呢?其實,不僅這兩位生存在相同的年代,更確切地說,是因為他們在相同的時空裡,愛因斯坦改變了科學、畢卡索改變了藝術。童老師也強調,其實他們的成功並非偶然,因為他們都窮其畢生心力只為了求得好的發現或好的作品,但爆炸性發現與作品出現時,卻也苦無知音認同,甚至受到別人的忌妒。因此,童老師才會說:“不論發展科學或藝術,在硬體上都需要:一個公開的學會、一個公平的期刊或一個公共的咖啡館;在軟體上,都需要一個敵人。” 演講的最後,童老師謙虛地說自己不知如何談寫作,她認為“寫作,真實、真情最重要”。事實上,我覺得聽他們的演講,就好像讀他們(童老師與陳老師)的作品一樣真實。這樣的說法或許奇怪,但是我只是想強調其作品與本人所表達出來的情感是“一致的”,不會有情溢於辭或辭溢於情之虞。我想,這是表達或創作最難的地方了。而且,我想,他們將作品公開並不是為了告訴別人自己如何感時憂國,比較像是自我心境上的抒發。對一個作家而言,當讀者讀過他們的作品,能受到感動而發出共鳴,不就好比遇上知音了嗎? 陳童兩位教授的戀愛過程,一直以來是眾人追逐的焦點,在這場演講中也沒有免俗地被問及目前的相處模式。童老師就像初戀的少女般不知所措,但也大方說明其實他們相知、相惜。雖然時空的差異開了一個大玩笑,讓他們差點錯過彼此,但文學這樣一個空間讓彼此有了交集。陳老師演講時也談到,他們好比他鄉遇故知,總是有不會結束的對話,常常聊到天黑又天明。對我們來說,他們所譜出這段爆炸性的愛情故事,就如同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也像畢卡索的畫作,在永恆的空間裡,深深的觸動愈來愈多人心。祝福他們。 MBA二 張宸妤 童元方教授剛開始即使一些生動的照片來介紹她的遊記,在氣氛輕鬆之下,才轉入正題,開始暢談畢卡索與愛因斯坦的創造歷程。因為童教授是學藝術出生,所以對於畢卡索的畫之解釋時非常生動有趣。 童教授講了很多有關愛因斯坦與畢卡索的創造歷程,也介紹了很多畢卡索著名的畫作。童教授提到,雖然愛因斯坦與畢卡索是完全不同領域的人,一個是科學家,一個是藝術家,但是他們卻在各自的領域上皆獨創一片天空,因為他們皆把『時間』加入了作品裡面。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如是,畢卡索的抽象畫亦是。童教授也提到,畢卡索一張畫有七百

文档评论(0)

daoqqzhuan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