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届高考历史压轴预测卷6
2013届高考历史压轴预测卷6
命题:钟道勤
一.选择题(共有12小题,每题4分,合计48分)
1.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文中“天之变局”是指当时
A.选官制度发生重大变化 B.统治阶层出身的变化
C.制度法令由混乱到统一 D.政局由动荡走向安定
公元1175年,朱熹、陆九渊、陆九龄讲学论辩于鹅湖书院,史称“鹅湖大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归途中,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地势无南北,水流有东西。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朱熹以水流分合的情景,表达“求同存异”的哲理。这里的“同”具体是指:
A.万物的本原 B.探究天理的途径C.发明本心 D.儒家的纲常伦纪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下列对这句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德意志帝国代议制资产阶级政府 B.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
C.德意志帝国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 D.德意志帝国已经走上近代化道路
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
A.革命已经深人人心,地主和旧官僚资产阶级化
B.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
D.,辛亥革命危机
《药》发表于1919年4月。在小说中,鲁迅着力刻画了民众对革命者夏瑜的牺牲无论是年轻的“二十多岁”“驼背少爷”,还是年长的“花白胡子”都对夏瑜在狱中的正义之举表现出鄙夷,为夏瑜被狱卒打嘴而喝彩。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最主要用意在于
A.号召广泛深刻的思想解放 B.揭露中国社会的愚昧落后
C.抨击反动统治的白色恐怖 D.要求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
有学者:“它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结性的理性批判。”是A.中共“二大” B.新文化运动 C.国民革命 D.二次革命
A.罗斯福新政取得的成效并不显著 B.凯恩斯经济理论在美国并不适用
C.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力破坏力巨大 D.二战是美国经济恢复的重要动力
10.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1631年,他称旅居的城市是“货物无奇不有”之地。他问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冀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这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由此可知,当时笛卡尔流亡于
A.意大利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指的是(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族抗战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建立
2.右图是一幅世界知名艺术家的作品,请仔细观察这幅作品,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它属于哪个美术流派 ( )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
D.古典主义
二.主观论述题(13题25分,14题12分,选做题15分,合计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节选
依据材料二回答,南北朝时期人们对妇女再婚持何态度,并阐述理由。(4分)
——(清)林纾《畏庐琐记》
依据材料三,概括寡妇殉难的原因。(4分)
材料四 ——《朱子语类》
(4)依据材料四,分析“烈女节妇”由少到多的原因。(4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世纪上半期,工业文明以及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时代关注的焦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究竟是灾难还是福祉,是以平等为主导的发展,还是以自由为优先的行进,很多思想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
在工业革命中成长起来的一支庞大的雇佣劳动者,对于他们而言,工业文明带给他们的只是苦难与痛楚,他们成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