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例14】 并请文人历叙其事,洵奇男子也! 解析:此句中的“历”与“洵”都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分别是“详细地”“确实”的意思。 译文:(罗提督)并且邀请文人详细地记载他(做贼)的事情,确实是个奇男子啊! 【例15】 公募善泅者,持利锯匿上流水中。 解析:此句中的“上流”是古今异义,不能译为“上等社会”,而应译为“上游”。 译文:罗提督招募善于游水的人,(让他们)拿着锋利的锯子藏匿(在)上游的江水中。 【例16】 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解析:此句中的“贷”和“流”是古今异义,分别是“饶恕”“流放”的意思。 译文:(陈公弼)饶恕了他并流放了他,把其余的士兵全部交给公府左右使令,并且用他们来把守仓库。 5.双音双义 此类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老师常常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 【例17】 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解析:词句中的“设备”非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而要拆成“设”“备”两个词,解释为“设置守备”。 译文:臣在任时已听到警报,担心夏人一定会乘机侵占边地,希望朝廷选派将领设置守备。 【例18】 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发。 解析:此句中的“前行”、“持满”都是双音双义,译成“队伍前面”、“把它拉满”。 译文:(陈公弼)亲自处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把弓箭拉满但不要射出。 【例19】 世即用我,而我奚以为用? 解析:此句为宾语前置句和被动句。“奚以”即“以奚”译为“拿什么”;“为”表被动,译为“被”。 译文:世间即使要用我,然而我拿什么为世间所用呢? 7.成分省略 省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这些省略的成分是命题老师常常注意的地方,翻译时一定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例20】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解析:此句中“不许”前省略了主语“皇上”,“令”后面省略了宾语“其”,翻译时应补出来。 译文: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 【例21】 公卿以下皆卑奉之,独汲黯与亢礼。 解析:此句中的“独汲黯与亢礼”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卫青)”,在翻译时要补上,即“独汲黯与(之)亢礼”。 译文:三公、九卿及以下官员都对卫青卑身奉承,唯独汲黯用平等的礼节对待卫青。 从2008年开始,广东卷连续多年选择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语句来考查考生的断句和翻译能力,预测今后的题型及其分值变化不大。各个省份文言翻译的评分标准虽然不尽相同,但基本原则却是一致的:即句子大意+重点字词句,其中侧重考查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常见句式等。这些既是采分的氐悖彩欠氲哪训恪 虽然广东卷近几年变化不大,但应注意《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词类活用等,尤其是名词作动词及形容词的使动、意动用法。 一、断句方法 1.读全文,通大意 文言文语段先要通读,大体上弄清楚这个文段属于什么文体,再据此正确断句。如叙述性文段:要了解基本情节、人物对话,要知道谁与谁对话,讲的什么话等。说理性文段:要了解想表达什么意思,想阐明什么观点等。另外,在通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不要“以今释古”,即不要总是拿对现代汉语词语的理解来翻译文段中词语的意思。如下边一段话: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主曰宋公威容德器群臣莫及帝曰方且图之后弘被引见帝令主坐屏风后因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帝顾谓主曰事不谐矣 初读之后,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个叙述性文段。反复诵读之后我们可以抓住要点,如文中说的是什么、办的什么事、采用的是什么方式、取得了什么结果等。 看文中提到的人物,有:湖阳公主(刘秀的姐姐)、帝(刘秀)、宋公弘(因有“弘曰”,可断定是一个人)。这样,可断定文中共提到三个人。 再看事件。综观全文,说的是湖阳公主死了丈夫(新寡),帝要为她物色一个丈夫。 办这件事采用的方式。帝“微观其意”,是想了解女方的意向;后来帝又询问宋弘,是要了解男方的态度。 这件事情的结果。最后“帝曰:‘事不谐矣。’”联系学过的知识,《赤壁之战》中有“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句,“谐”是成功的意思,可知这件事没有成功。 这样,就基本上了解了文段的大意,便可断句了。 2.标名(代)词,定主宾 在阅读文段的过程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时间等。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等。名(代)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代)词也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基本上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