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节 环境法律基本制度 一、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二、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三、环境标准制度 第四节 环境法律基本制度 一、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第四节 环境法律基本制度 一、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许可证制度——排污许可证 第四节 环境法律基本制度 一、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征收排污费制度 第四节 环境法律基本制度 二、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自然资源许可制度——养殖使用证 第四节 环境法律基本制度 二、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自然资源许可制度——采矿许可证 第四节 环境法律基本制度 二、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法律制度 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自然资源税 第四节 环境法律基本制度 三、环境标准制度 第二章 国家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环保部门的30年发展过程 78年成立国务院环保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建委之下。 82年机构改革,调整为城乡建设环保部下属的一个环保局。 84年改名为国家环保局,隶属建设部。 87年,改为独立的国家环保局,直属国务院的副部级单位。 98年,改名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成为正部级。 2008环保总局由局→升为部: 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更多参与国家的综合决策,更容易把环境问题纳入国务院的重大决策中 * 乐山大佛(二) 主要的现代环境问题 ①酸雨(Acid rain) ②臭氧层破坏 主要的现代环境问题 ①酸雨(Acid rain) ②臭氧层破坏 ③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 乞力马扎罗山顶峰 主要的现代环境问题 ①酸雨(Acid rain) ②臭氧层破坏 ③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化 ④生物多样性锐减 ⑤大规模的生态破坏 ⑥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 塞维索化学污染事故; 三里岛核电站泄漏事故; 墨西哥液化气爆炸事故; 印度博帕尔农药泄漏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 巴塞尔赞多兹化学公司莱茵河污染事故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核污染波及范围示意图 5岁的小男孩因为核辐射罹患白血病。 ??????????????????????????????????????????????????????????????????????????????????????????????? 核辐射受害者的孩童 ?核辐射者的双手 核之痛的数字解读 绿色和平组织称危害被低估10倍; 专家称消除事故后遗症需800年; 27万人因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 事故发生后,前苏联立即疏散了11万多人,后又从污染严重地区搬迁了23万人,前后共34万余人; 白俄罗斯科学院研究报告:全球20亿人受影响。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后果严重 松花江污染事件(2005.11.13,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 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 墨西哥湾原油泄漏危及海洋生物 问题与反思 根源:工业文明促进了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经济利益追求与环境利益保护的失衡。 挑战:利益失衡对法律这一利益平衡的机制提出挑战。 解决途径在何方? 现实的挑战为环境法发展迎来契机。 目 录 第一章 环境法概述 第二章 国家环境管理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上) 第四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下) 第五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上) 第六章 自然资源保护法(下) 第七章 环境法律责任制度 第八章 国际环境法 第一章 环 境 法 概 述 第一节 环境法的概念 第二节 环境法的体系 第三节 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 环境法律基本制度 第一节 环境法的概念 一、环境法的定义和特点 欧洲 “污染控制法” 俄罗斯 “自然保护法” 美国 “环境法” 日本 “公害法” 环境法 第一节 环境法的概念 一、环境法的定义和特点 环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特点 综合性 技术性 社会性 共同性 第一节 环境法的概念 一、环境法的定义和特点 二、环境法的目的和任务 三、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外国 三阶段 1、产生阶段 2、发展阶段 3、完善阶段 伦敦毒雾事件 公害泛滥 环境与发展的矛盾 采用治理技术 环境保护的专门法规 综合性的环境保护法 可持续发展 环境保护立法 第一节 环境法的概念 一、环境法的定义和特点 二、环境法的目的和任务 三、环境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外国 三阶段 (二)中国 建国前的环境立法(溯至殷商) 《韩非子·内储说上》:“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 《逸周书·大聚篇》:“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入夏三月川泽不网罟,以成鱼鳖之长。” 西周的《伐崇令》:“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