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中国古代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史称开皇之治。
隋炀帝杨广奢侈腐化,虚荣浮夸,导致隋末农民起义。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626年李世民(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继位,627年改年号为贞观。
唐太宗继位后:轻徭薄赋,提倡节俭;知人善任(房玄龄、杜如晦、李靖、李勣),重视纳谏(魏征);沿用三省六部制,完善科举制。
唐太宗在位期间,政治较为清明,经济得到发展,国力逐渐强盛,史称贞观之治。
2、走向全盛的唐朝:
唐太宗死后,唐高宗李治继位,皇后武则天掌权。
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武则天广揽人才(狄仁杰),重视生产,首创殿试,设立武举,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础,史称贞观遗风。
武则天年老病重,中宗复位,社会动荡不安。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稳定政局。
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励精图治,政绩卓著,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任用贤能:姚崇、宋璟、张九龄;发展生产:出现曲辕犁和筒车,唐三彩举世闻名,人口和耕地大超前代,唐长安成为国际都市。)
通过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我们发现:“治世”要明君,明君有贤臣。他们的治国方略开明,能带来社会安定和经济繁荣。当然,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其阶级统治。
3、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从三国到南北朝,主要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
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创立(606年)。
唐朝科举常设明经科和进士科,科举制度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明清时演变为八股取士。
1898年戊戌变法,“改科举,废八股”。1905年,清廷废科举,沿用1300年的科举制度结束。
(隋朝起源——唐朝完备——宋朝改革——明朝鼎盛——清朝灭亡)
4、唐朝的民族关系: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为促进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与尺带珠丹成亲,吐蕃同唐朝“和同为一家”。
821年,吐蕃与唐朝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唐蕃会盟碑成为汉藏两族友好团结的象征。
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彝族、白族祖先),定都太和城,唐玄宗封皮罗阁为云南王。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后改名回鹘,9世纪时西迁至新疆,成为维吾尔族祖先。
7世纪末,粟末靺鞨首领大祚荣建立渤海政权。8世纪初,唐玄宗册封他为渤海王,加授渤海都督府都督。唐太宗攻打东突厥,俘其首领颉利可汗,设都督府管理东突厥各部。北方各族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唐太宗在天山以南设立安西都护府,武则天在天山以北设立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日本等遣使来华、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
唐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当时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
日本(最多)、大食(阿拉伯)、天竺(印度)等国遣使来华,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70多个。
从贞观年间开始的200年内,日本先后13次遣使来华,学习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
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并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唐朝对外交往盛况空前的原因: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②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③疆域广大;④交通发达。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
辽、宋、西夏、金的并立:
916年,耶律阿保机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称帝,建立契丹国。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960年,赵匡胤(宋太祖)发动陈桥驿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宋太祖和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用了近20年时间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定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
1004年,辽军大举伐宋,进抵澶州,宋真宗御驾亲征,打退辽军。1005年,辽宋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元昊称帝后多次进攻北宋,但未取进展,并损失巨大,北宋也无力进击。1044年宋夏和议,在边境设市互通。
1115年,女真族(唐时黑水靺鞨)首领完颜阿骨打在会宁称帝,建立金国。1125年,金灭辽。1127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
1127年,宋高宗赵构即位,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1140年,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兀术。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和约,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南方经济的发展:
北宋时,国家财政收入的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南宋时“苏湖熟,天下足”,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