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十生态学的应用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 生态学的应用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 第二节 城市生态学 第三节 污染生态学 第四节 生态旅游 第五节 生态农业与生态工程 第三节 污染生态学 一、污染生态学产生的背景与内涵 (一)污染生态学产生的背景 (二)污染生态学产生的内涵 污染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系统与被污染的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污染主要指人类活动废弃物的污染,包括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也包括声、热、光、和电磁辐射等物理污染,以及生物污染等。 生物系统与污染的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污染物对生物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的影响;污染物在生物体内和生态系统各单元之间的迁移和转化;生物体和生态系统对污染物的吸收、富集、降解和净化作用。 第三节 污染生态学 二、环境污染 所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和间接制造的或所用物品的废弃物等排放到环境中,其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的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发生了有害的变化。 一般人们按环境库的种类将环境污染分为大气污染、水域污染和土壤污染。 (一)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物主要是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氟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酸雨:被称为空中“死神”,它使土壤河湖酸化、动植物受害、鱼类死亡、建筑物破坏。 烟雾事件 (二)水域污染 对水体造成较大危害的人为污水污染,包括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以及农村污水和农业退水。 水污染包括重金属污染—“汞、镉、铅、铬、砷”(人称五毒),水体富营养化,还有热污染与油污染。 (三)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来源:一是厂矿废水废渣的直接污染;二是大气污染物的沉降和随雨水进入土壤;三是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的施用,使土壤受污染。 课堂讨论: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污染研究进展 1、土壤多介质环境污染研究进展 2、室内环境污染研究进展 课后作业 试述污染生态学的重点研究领域。 第四节 生态旅游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二、生态旅游的内涵与特征 (一)生态旅游的内涵 (二)生态旅游的特征 1、天然性 2、高层次性 3、可持续性 4、综合性 第四节 生态旅游 三、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 (二)生态美理论 1、活力美 2、和谐美 3、创造美 4、参与美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四节 生态旅游 四、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概况 (一)西方国家的生态旅游特色 1、对象是自然景观 2、宗旨是保护 3、精神追求是“3N”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及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情况下,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出现各种颜色,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叫赤潮。 多数学者认为氮和磷等营养物质浓度的升高是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由于磷通常是水生生物生长的限制性营养物,因此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 由于工业和生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日本于20世纪50年代曾发生过水俣病。患者手脚麻木、运动失灵,甚至呈疯癫状态。此病是由于水体遭到重金属汞的污染,而当地居民长期食用富含汞的鱼虾造成的。 * * 被酸雨侵蚀后的森林 1952年12月5-8日,一场灾难降临了英国伦敦。地处泰晤士河河谷地带的伦敦城市上空处于高压中心,一连几日无风,风速表读数为零。大雾笼罩着伦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烟粉尘在无风状态下蓄积不散,烟和湿气积聚在大气层中,致使城市上空连续四五天烟雾弥漫,能见度极低。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飞机被迫取消航班,汽车即便白天行驶也须打开车灯,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 伦敦烟雾事件 ???? 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仅仅4天时间,死亡人数达4000多人。就连当时举办的一场盛大的得奖牛展览中的350头牛也惨遭劫难。一头牛当场死亡,52头严重中毒,其中14头奄奄待毙。2个月后,又有8000多人陆续丧生。这就是骇人听闻的“伦敦烟雾事件”。 ??? ? 酿成伦敦烟雾事件主要的凶手有两个,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是元凶,逆温层现象是帮凶。伦敦工业燃料及居民冬季取暖使用煤炭,煤炭在燃烧时,会生成水(H2O)、二

文档评论(0)

phljianj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