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九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训练题18.doc
24《诗经》两首
1.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土风民谣;“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颂扬为主。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2.文言知识归纳
(1)古今异义
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流淌,水流等。)
道阻且右(古义:弯曲。今义:右边。)
白露未已(古义:完,停止。今义:已经。)
(2)词类活用
琴瑟友之(名词用作动词,亲近,做朋友。)
钟鼓乐之(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快乐。)
道阻且右(方位名词用作形容词,弯曲。)
(3)一词多义
【右】
左右流之(方位名词,右边。)
道阻且右(形容词,弯曲。)
【之】
在河之洲(结构助词,的。)
左右采之(代词,指荇菜。)
琴瑟友之(代词,指“窈窕淑女”。)
3.主题解说
《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4.重点突破
《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提示一:《关雎》一诗重在“叙事”,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提示二: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提示三:《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蒹葭》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情深,而且写出了他的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5.结构图解
求之不得→苦
君子 淑女
求而得之→喜
白露为霜——在水一方
蒹葭 白露未晞——在水之湄 伊人
白露未已——在水之涘
6.拓展延伸
关于爱情的诗词名句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王风·采葛》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关雎( ) 荇菜( ) 好qiú( )
未晞( ) 溯洄( ) 窈tiǎo( )
寤寐( ) 蒹葭( )( ) mào( )之
2.解释下列加点词。
(1)在河之洲( )
(2)寤寐求之( )
(3)君子好逑( )(4)左右流之( )
(5)钟鼓乐之( ) (6)道阻且长( )
(7)白露未晞( )(8)蒹葭采采( )
3.根据要求填空。
(1)《诗经》是我国 总集,收录了从 到 时期的诗歌篇。也称“ ”。这些诗歌分为 、 、 三个部分,写法上有 、 、 三种,其中最能体现《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是 。
(2)《诗经》开篇的四个诗句(共16字)是: , 。 , 。
(3)《关雎》中统摄全诗的句子是: , 。
(4)徜徉于文学艺术的原野,情景交融的佳句俯拾皆是:“ , ”描绘了三峡夏日水势之汹涌;“ , ”,于浓浓的秋凉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意……
(5)《诗经》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男女爱情的名篇佳作,如《蒹葭》一诗,全诗通过“溯洄从之, 。 ,宛在水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