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警示】(1)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水在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态,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凝固图像中也有一平行于时间轴的线段. (2)非晶体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不同,非晶体的熔化过程,如石蜡,在熔化过程中,逐渐变软、变黏、变稀,最后全部变成液态,此过程中吸热温度逐渐升高;液态石蜡凝固过程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全部变成固态,此过程中放热温度逐渐降低. 【典例2】(2012·福州中考)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在第6 min该物质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 【精讲精析】本题考查冰的熔化特点的探究.(1)从冰的熔化图像可以看出,在0 ℃时冰的温度保持不变,故冰的熔点是0 ℃;冰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在第6 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2)不足之处是直接给试管加热,使物质受热不均匀. 答案:(1)0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固液共存状态 (2)物质受热不均匀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探究】结合典例探究以下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冰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min; (2)为了使实验成功,应采用图丙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小明从图像中还发现:该物质在开始4 min比最后4 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____(选填“强”或“弱”). 【解析】(1)由图像可知,第4 min开始熔化,第10 min熔化结束,经历了6 min;(2)试管在水中的适当深度指的是试管不接触烧杯底和试管中的晶体完全浸没在水中,能均匀受热;(3)该物质在开始4 min比最后4 min升温快,开始状态为固态,最后状态为液态,说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弱. 答案:(1) 6 (2)试管不接触烧杯底 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 (3)弱 一、温度及温度计 1.(2011·无锡中考)下列温度最接近23 ℃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环境常见温度的了解.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为37 ℃,我国南方冬季最低气温大约在0 ℃,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非常接近23 ℃,故选D. 2.(2011·株洲中考)在测量液体温度的实验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A选项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容器底;B选项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容器壁;C选项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液体中;D选项中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并且没有接触到容器壁和底.故选D. 3.(2012·泰安中考)如图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规律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 【解析】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观察题图中的体温计可知,分度值为0.1 ℃,图中体温计示数为37.8 ℃. 答案:热胀冷缩 37.8 4.(2012·江西中考)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__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首先看清零摄氏度的位置,再看液柱所对应的刻度在零摄氏度以上是零上、在零摄氏度以下是零下,甲图是4摄氏度,乙图是零下4摄氏度,正午要比夜晚温度高,故夜晚温度如图乙,温度是零下4摄氏度. 答案:乙 -4 【方法技巧】判断物态变化的方法 【中考警示】(1)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物体放热温度也不一定降低,如晶体熔化阶段和晶体凝固阶段. (2)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看不到的气态物质.平常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由于温度降低而液化形成的液态的小水珠. 【延伸拓展】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发生物态变化,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温度变化或温度达到一定要求,二是从外界吸热或向外界放热.例如,暖水瓶打开盖后,离瓶口一段距离才有“白气”生成,是因为壶口处温度高,水蒸气不会放热,不能液化;离瓶口一段距离后,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气”.冬天,为避免汽车前窗玻璃蒙上“哈气”,司机打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用暖风提高挡风玻璃的温度,使车内水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花生十三丨25言语知识思维导图默写.pdf VIP
- 2025年亚马逊运营笔试测试题及答案.doc VIP
- 2025年人教PEP版(2024)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北邮社《二手车鉴定与评估》教学课件-NO3.ppt VIP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教.doc VIP
- 局部解剖学第六单元三角肌区、肩胛区和上肢后面的结构.ppt VIP
- 2023年天津英语中考真题试卷分析 .pdf VIP
- 2013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招考职位表(4626人).xls VIP
- 2025年秋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docx
- 得宝 迪普乐DP-F850 DP-F650 DP-F620 DP-F550 DP-F520 制版印刷一体机 维修手册.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