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工艺学-第三章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10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橡胶的补强与填充体系 Chapter 3:Reinforcing and Filling System 青岛科技大学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本章主要内容 二、填料(filler)分类 三.橡胶补强与填充的历史与发展 我国发明炭黑已有千余年历史,故称“灯烟”或“烃灯”但均是作坊式生产,未形成规模。 1864年美国用中国古老的工艺方法生产炭黑,并于1872年实现工业化生产,“炭黑”(carbon black)一词出现并广泛应用。 1892年发明槽法CB,直至二战期间占“统治”地位。 1904年发现炭黑对橡胶有补强作用。 1944年发明高耐磨炉黑,从此打破槽黑一统天下的局面,50年代末中超耐磨炉黑工业化生产。 1960年出现低结构炉黑,炉黑代替槽黑成为现实,槽黑因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且污染环境,又因槽黑有迟缓硫化的作用,故在轮胎生产中已基本淘汰。 1971年开始生产新工艺炭黑,从此炭黑的质量得以控制。 上世纪90年代初低滞后(滚动阻力)炭黑开始盛行。 一、炭黑(carbon black)的定义 5、按ASTM标准分类 按ASTM标准分类 第三节 炭黑的性质及技术指标 炭黑的粒径是指单颗炭黑粒子或聚集体中原生粒子的平均粒径大小,单位常为nm。炭黑工业常用的平均粒径有算术平均粒径和表面平均粒径两种。 算术平均直径(arithmetic average particle diameter) 2、炭黑的比表面积及表面粗糙度 二、炭黑的结构度(structural degree) 1.炭黑的微观结构 将炭黑在没有氧的情况下加热到1000℃以上,则炭黑微晶尺寸会逐渐增加,而层面距离则减小,即提高了微晶结构的规整性。当温度升高至2700℃时,炭黑则转变成石墨。 即炭黑聚集体(aggregate),又称为基本聚熔体或原生结构,它是炭黑的最小结构单元。形状类似葡萄串。 这种结构在橡胶的混炼及加工过程中,除小部分外,大部分被保留,所以可视其为在橡胶中最小的分散单位,所以又称为炭黑的稳定结构。 炭黑的二次结构又称为附聚体、凝聚体或次生结构,它是炭黑聚集体间以范德华力相互聚集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这种结构不太牢固,在与橡胶混炼时易被碾压粉碎成为聚集体。 (二)炭黑结构度及其测定方法 三、炭黑的表面性质 挥发分(volatile matter):挥发分是将炭黑在隔离空气的条件下高温加热,大部分炭黑能放出H2,CO,CO2等气体,这便是挥发分。氧含量高时挥发分含量高,挥发分含量过高时(如槽法炭黑)会迟延硫化。 水分(water content):105℃下加热减量即为水分含量。 炭黑的水分含量与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有关,与炭黑 的比表面积,孔隙度,氧含量等有关。在标准气压下氧含量 高的炭黑其水分含量亦高。应用水分含量过大的炭黑,混炼 时间长(剪切力降低)挤出易起海绵,硫化胶会产生气泡。 炭黑表面上有自由基、氢、羟基、羧基、内酯基、醌基,见下图。这些基团估计主要在层面的边缘。 (1)自由基 (2)炭黑表面的氢 (3)炭黑表面的含氧基团 含氧基团有羟基、羧基、酯基及醌基。 四、炭黑的酸碱性 炭黑本身显弱酸性,但由于生产方法(冷却方法) 不同,使炭黑的弱酸性发生改变。 槽法炭黑由于表面含氧基团多,采用自然冷却,显 酸性,pH值2.9~5.5 。 炉法炭黑含氧基团少,由于采用水冷,带入碱性物 质使炭黑显弱碱性, pH值7~10 。 炭黑酸碱性对胶料硫化速度有重要影响,酸性炭黑 硫化速度偏慢,碱性炭黑硫化速度较快。 五、炭黑的光学性质——着色强度 炭黑的光学性质用着色强度反映,用黑度、黑度计值、着色强度和色相等表示。炭黑的着色强度是炭黑粒径,结构性,表面化学性质,炭黑粒子的分布及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能的综合反映。试验证明:炭黑粒径增大,结构提高,着色强度下降;粒子表面氢原子含量增多或羧基含量较高时,着色强度明显增加;炭黑的分散性好,着色强度高。 着色强度试验是与标准炭黑(IBR3)比较吸光值(黑度)。炭黑(轮胎生产常用CB)的着色强度一般在110~130%。 炭黑粉状物含量是细检项目之一,是一项重要指标,应引起重视。但人们只重视炭黑入库时粉状物含量的测试,却往往忽视炭黑在输送称量投料过程中粉状物含量的变化。 炭黑粉末物含量过高,不仅会造成“飞扬”污染环境,且易在输送,称量,投料过程中堵塞管道,料斗起拱,称量不准,更重要的是微细粉末不是在剪切作用下,被橡胶包容均匀分散,而是形成许多“碳黑色”致使分散不均,性能下降。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