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养生康复学 第一章 绪 论 学习要点: 1、熟悉养生及中医养生学、康复及中医康复 学的概念; 2、了解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学科范畴; 3、了解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概况; 4、了解中医养生康复学的特点 第一节 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基本概念 一、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概念 (一)养生的定义: 养:护养、保养、调养、补养 生:生命、生存、生长 养生:保养生命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二)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人类生命活动规 律,研究养生理论和养生技术,以实现人类强健体 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为目的的实用科学。 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与历代医家在漫长 的历史岁月中反复探索、求证,逐步认识与 实践后形成的。因此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比 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如: 养生之道丰富: 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 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 度百岁乃去“ 养生之道诸如: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及药饵等。 学术流派众多: 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医家养生、释家养生和武家养生等。 养生原则系统: 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各调脏 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 为什么要养生? 人的寿命与健康 寿命:寿命是指生物在自然界存在的时间,也就是说,寿命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存在于自然界全过程的时间概念。生物遵循出生、生长、发育直至衰老、死亡这一生命周期的必然规律,人类也不例外。 人的正常寿命该是多少 ? 人的寿限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清朝时人均寿命33岁,民国时期只不过35岁,而目前我国的人均寿命已达75岁。那么,人的寿命究竟该有多长呢?科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正常寿命不应该少于100岁。 科学家研究哺乳动物时发现,其最高寿命相当于生长期的5~7倍。例如,狗的生长期为2年,寿命约为10~14年;马的生长期为5年,其寿命为30~40年。人也是哺乳动物,生长期为20~25年,自然寿命则应为100~175岁。 人类不能长寿的原因 人从直立行走后,以胸式呼吸为主,不仅限制了肺活量,还影响到消化系统功能。 缩小了全身运动幅度,脊椎负荷加重,头高位运动易导致大脑缺血、缺氧,双手作用不均匀,导致大脑缺乏逆相调节,心脏负荷加 运动不足,减少了心血管的锻炼。 消化功能的萎缩,咀嚼力下降,胃肠道细胞构成改变。 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消极情绪的产生与发展,减少了自然寿命。即中医所言“七情”损伤机体而致减寿。 人生的高危期:46~55岁 人的生命周期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 0~35岁,为人生的最活跃期,身体的组织器官从开始发育至完善,其各方面功能总的趋势是积极上升的,所以称健康期。 36~45岁,人的生理功能从峰顶开始下滑,部分器官开始衰退,比如动脉硬化开始形成,糖尿病症状开始显现等,所以有人称这一时期为疾病的形成期。 46~55岁为生命的高危期,大多数疾病在此阶段暴发,有的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冠心病、糖尿病、癌症等多在此期高发。一些英年早逝的悲剧,大多发生在46~55岁这个年龄段,故有专家称之为人生旅途中的“沼泽地”。 56~65岁为安全过渡期。 65岁以后如果没有明显器质性改变,反倒是相对安全期。 人体老化的十大改变 1、体表外形的变化,头发花白,颜面及全身皮肤松弛,暴露部分 出现“老年斑”,牙松脱落,步履缓慢,脊柱弯曲,身高有所降低, 体重相应减轻。 2、器官萎缩,据估计,70岁老人的脑、肾、肺、肌肉等脏器组织 的细胞数目相当于年轻发育最旺盛时期的60%左右,脾脏和淋巴 的重量只及中年人的一半。 3、骨骼脆、肌肉弱、关节僵硬。60岁以上的老人,几乎100%有 骨质增生现象。 4、血管硬化,影响较显著的是心脏的冠状血管、脑血管和肾血管 5、呼吸功能降低,80岁老人的肺活量约下降25%。 6、消化能力差,50岁以后,胃肠功能逐渐减弱,消化能力可下降 1/3左右。 7、脑细胞的减缩。老年人记忆力减退,反应迟缓、动作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