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六、 刺激性气体中毒 ㈠定义 分类 指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刺激性的一类气体 有12类 常见种类:氨、氯、氮氧化物、光气(COCl2)、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氟化氢 4名小偷潜入一村民院子,想偷走几个金属罐卖废品,为了便于运输,强行撬开罐子阀门以倒出内容物。罐内氯气顿时泄露。一个小偷当场栽倒在地,其他3人仓皇逃跑。 氯气飘散到整个村庄,导致80多人中毒。 中毒案例 氯 2005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液氯罐车爆胎倾覆与对面来车相撞造成氯气大面积泄漏,致使周围群众314名严重中毒,28名中毒患者死亡。 2003年11月,内蒙古乌海市某厂氯气泄漏,5000余人中毒。 2003年11月,武汉某造纸厂氯气泄漏,48人中毒。 2004年3月,福建建甄市130人氯气中毒。 2004年4月,重庆市某化工厂氯气泄漏,造成7人死亡,15万人疏散。 2004年8月,昆明市西山区某电化厂氯气泄漏,109名市民中毒。 2005年3月,京沪高速公路液氯罐车氯气泄漏,314名中毒,28死亡。 2006年7月,宁夏鑫尔特化学有限公司发生氯气泄漏,200多人中毒。 近几年一些重大中毒事件 氯 案例:重庆氯气泄漏事故 新华网重庆4月16日:重庆江北区天原化工总厂发生氯气泄漏事故,已有7人在大爆炸中死亡,3人受伤。 消防车的鸣叫声、街上居民哟声:“化工厂的氯气泄露了,赶紧逃命!” 武警总队紧急出动,协助政府疏散、转移附近受到毒气危害的市民,目前已有15万名居民被疏散。 04年4月16日重庆氯气泄漏事件爆炸现场 距发生氯气泄漏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3公里远的群众在紧急疏散 消防人员在现场救护 ㈡毒理 1 毒物的理化性质与发病 病损部位与严重程度与接触毒物的种类、浓度、溶解度、接触时间有关 1. 毒物浓度和时间与病变程度 局部(眼、上呼吸道粘膜和皮肤) 全呼吸道 2. 毒物的水溶性与毒作用部位 局部 呼吸道深部 低 高 大 小 2 化学性肺水肿 ⑴ 肺泡及肺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⑵ 组织损伤,刺激体内细胞释放大量细胞因 素和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血管通透性 ⑶ 肺淋巴循环梗阻 ⑷ 缺氧:神经体液反射→毛细血管内压↑、渗出↑ 是刺激性气体导致的最严重的损害 ㈢临床表现 1 急性中毒 ⑴ 局部刺激:眼粘膜、皮肤、上呼吸道 ⑵ 喉刺激:喉痉挛、喉水肿 ⑶ 化学性(支)气管、肺炎 ⑷ 肺水肿 2 慢性中毒 慢性刺激性炎症 ㈣急救和治疗 阻止毒物继续吸收:脱离现场、中和毒物 预防肺水肿:皮质激素,限制补液量 对症治疗:镇静、解痉、止咳、化痰 七、窒息性气体 定义 指吸入人体后,使氧气的供给、摄取、运输和利用发生障碍,造成机体缺氧的气体。 1.单纯窒息性气体→空气中氧分压↓ 2.化学窒息性气体 → 血液或组织产生化学作用 运氧能力↓→组织缺氧或组织 利用氧能力↓→细胞缺氧 ㈠ 一氧化碳 1.理化特性及主要接触作业 2.毒理 1)CO+Hb→HbCO CO+Hb>O2+Hb 约为200~300倍 HbCO离解<HbO2 约慢3600倍 2)CO的吸收与排出 主要取决于空气中PO2和PCO PCO愈高→ 吸收↑ PO2增高→加速HbCO解离和CO排出 吸入高压氧是治疗CO中毒的有效方法 3.临床表现和诊断 急性中毒: 接触反应 轻度中毒 中度中毒 重度中毒 迟发型脑病 4.急救与治疗 1)急救 ⑴立即脱离现场 2)治疗 改善组织供氧及新陈代谢 ⑴纠正缺氧 3)对症、支持 ⑵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 ⑶密切观察意识状态 ⑶改善脑组织代谢 ⑵防治脑水肿 (二)硫化氢(H2S) 无色、具有腐败臭鸡蛋味易积聚在低洼处 可燃、易溶于水、乙醇、汽油、煤油和原油 1. 理化特性 2. 接触机会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制造硫化染料……等的低温焦化 含硫石油的开采、提炼和加工 含硫矿石中提炼铜、镍、钴 毒作用表现 急性中毒 轻度 眼结膜充血 畏光、咳嗽、头痛、头晕 中度 头痛、头晕明显,意识障碍 、咳嗽、 视物模糊、肺部可闻干湿鸣 重度 昏迷、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 “电击样”死亡 慢性影响 中石油川东钻探公司井喷特大事故 03年12月23日晚 事故中因H2S导致周围农民死亡243人 事故中因H2S导致周围农民的家禽、家畜死亡 图为井喷发生后H2S对人群皮肤损害 * 铅矿开采及冶炼: 硫化铅矿、碳酸铅矿 熔铅作业:铅丝、铅皮、铅管 铅化合物使用:蓄电池、玻璃、搪瓷、景泰蓝、油漆、颜料、杀虫剂 * ALA:氨基乙酰丙酸( ?氨基?酮戊酸) ALAD: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氨基?酮戊酸脱水酶) ALA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