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讲座.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联知识讲座

对联知识讲座 ? 一、对联的历史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很好吧?这样的形式就是对联。 ??? 大家都知道:过春节时家家户户贴在大门两侧的,人家结婚时贴在大门和新房门侧的,都是对联。至于对联究竟是什么,对联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 对联是由五代时期后蜀国君孟昶(chǎng 会意字,“永日”意,即白天特别长)开创的。在新春时,他将自创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贴在门口。于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诞生了。 ??? 在此之前,春节时,人们“总把新桃换旧符”,只是把表示吉庆的桃木挂在门侧。当然,也有在门板上贴门神的——最早的门神应为钟馗,后为神荼、郁垒,再为秦琼、敬德,也有采用“四大天王”之二的。所谓王羲之贴春联,因书法漂亮、内容优雅而多次被人揭走,三十晚上被迫贴出“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年初一早上各添三字成“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而终得贴成的传说,纯属附会。 ??? 对联得到大的发展和普及,立功至伟者当属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相传在他登基后的第一个春节,曾要求全国上下都贴对联以示喜庆。年前微服私访时,还在民间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锥锥锥锥出穷鬼去;拉拉拉拉进财神来”等佳联。 ??? 此后,对联便大面积的开花结果,成为中华的瑰宝了。 ??? 对联,也叫对子,喜子,联句等,可以写在纸上,布上,竹子上,木板上,柱子上,或者刻在木头上,石头上。总之,只要是成双的,对仗工整的,都是对联。 二、学习对联知识的妙处和意义 ??? 对联是中华的瑰宝,民族的骄傲。世界上只有使用表意文字的中国,才有这一美丽的文学样式。以前,尤其是在中华的封建时期,即使是没有级别的童生,也必须精通对联。对联,可说是学生的基础功课,先生上课总会先考对课,其实就是对简单的对联。鲁迅先生幼年时期曾在私塾以“比目鱼”妙对先生所出“独角兽”就是很出色的一例。 现在的年轻人,对对联是很少感兴趣啰,说道什么“四大天王”,什么“天皇”“天后”,那是张嘴就来;加上现在的课本也不重视对联的传授,考试不考了。对联的前景堪忧啊! 这里,我想花点时间,于此方寸之地专门开讲这一知识,并非故意卖弄,并非疯言疯语;实在是为学生的知识面着想,为学生的语言表达着想,为学生的审美水平着想。同时,这也是风某的一个小小愿望——为挽救濒临灭绝的稀有文学样式做一点微薄贡献——也许有人会说对联好好的呀,过年时,不是很多人家都贴的有吗?街上不仅有人卖印刷现成的,还有现写现卖的呢!怎会是你说的那样?其实,你看看,写的买的,有几副是“新生事物”?家家户户,千人一面,有什么意思? ??? 讲一个小笑话:胸无点墨的吝啬鬼给母亲拜寿时为了省钱,自作聪明地将春联改了两个字,终于落了个灰头土脸。春联是什么呢?很传统——“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他将上联的“人”字改为“娘”字,下联的“福”字只好改为“爹”字喽!可笑吧?不过,大笑之余,我们不能不佩服这位“傻瓜先生”敢于独创的勇气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对”。 ??? 对联不仅承载着先人的智慧,承载着古代的文明,还饱含着祖辈的高尚情操。学习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增长见闻,提高审美情趣,还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的素材和角度。学好了它,不仅对对偶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轻而易举,而且对遣词造句,对天文地理,对音律的抑扬顿挫,对炼字,对意境等多方面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有了一定的对联基础,写起文章来自然文采飞扬。 ??? 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或亲朋乔迁之喜,或好友新婚佳期:大笔一挥,佳作顿成,独一无二。当然,书法也应漂亮,何其美哉!岂不是很拉风? ??? 怎么样,想学吗?下一讲专门讲述对联的基本要求,记得来看喔! 三、对联的基本要求 ??? 对联创作的基本要求有四条: ??? 1、对联二字顾名思义,每副两句:出句,对句;或上联,下联。相当于修辞中的对偶,但比对偶更严格,术语称对仗。字数不限,清末秀才钟耘舫作《拟题江津临江城楼联》合计1612字。迄今为止最长!春联、喜联通常多为5、7、9、11等。 ??? 2、每联相对位置的词,词性要相同。也就是说,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尤其表颜色的词)连词对连词,语气词对语气词……词的构成要相同。也就是说,词组的内部结构要相同:并列对并列,主谓对主谓,动补对动补,偏正对偏正。前缀、后缀亦然。 ??? 3、每联相对位置的字词,不允许用同一个字,声调平仄相对。就是说,假如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那么下联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 ??? 4、上联最末一字是仄声,下联最末一字是平声。对联是竖着写的,贴的时候,老古人传下的规矩是从右到左,现在虽然横批书写改成了从左到右,但,贴时依然遵从老规矩——上联在右。 可能单说理论太枯燥,读来太郁闷,举个例子吧。 ??? “骏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