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一单元: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资料.docVIP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一第一单元: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名题分解 整理人:智玉、龚哲山(福建莆田五中历史组 QQ 一、选择题 1. “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 ①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②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我国古代封建王朝进行对外贸易时,普遍表现为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动机。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本身物产丰富    B.统治者好大喜功 C.封建经济的独立性     D.交通条件的限制 政治动机大于经济动机.东汉学者班固在《西都赋》中描绘长安“街衢洞达,闾阎且千。九市开场,货别隧分”。这里的“九市”是指 A.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B.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C.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 D.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繁华的商业市镇“九市”是指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 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 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 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 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chuǎn,指采摘时间较晚的茶.如果将成语“朝秦暮楚”用在商业上,你认为该成语不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代 A.秦楚两地商业最发达 B.商人为获利往来奔波 C.长途贩运的商业现象 D.商业交通相对较发达 A 此题考查的是对历史史实正确掌握的能力。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古代商业的形成时期,秦国地处西北地区,而楚国位于秦国的东南,从“朝秦暮楚”A。 6.《易经》曰“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此材料最能够反映出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 “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其所无,远行买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牛车母 A.孔子依靠法制维护市场秩序 B.孔子关注民生,主张诚信 C.孔子反对商业欺诈 D.当时商品经济有一定发展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商品经济。从题干信息“市场”“ 羊贩子”可分析出当时的市场有一定的买卖;孔子的行为说明他关注民生,主张诚信,反对商业欺诈行为,但是不能就此认为那时是法制社会。因为春秋末年,还是奴隶制社会,不可能有法制体系的。故选A。 8.隋唐时期,不利于商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分裂 B.草市兴起 C.海禁政策 D.市坊分区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B 结合图中信息,根据所学可知徽商会馆和棉织作坊是错误的。徽商形成于明清时期,棉纺织业在宋末元初才向内地传播。 10.(2011·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一)下列诗句中,可以获取我国古代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这一历史信息的是( ) A.“金多众中为上客,夜夜算缗眠独迟” B.“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C.“尔来盗贼往往有,劫杀贾客沉其艘” D.“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 【解析】D 注意题干限定的是农村商品经济的信息。而AB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信息,C 是海上贸易的状况。 11.(2011·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一)自北宋出现纸币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白银被日益普遍使用,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最终获得政府认可。这反映出 ( ) A.“重农抑商”政策的失败 B.私营手工业超越官营手工业 C.中国的银矿开采突飞猛进 D.政府对贸易的控制遇挫 【解析】D 材料中体现的纸币、白银作为流通货币的兴衰历程。由此材料中未能体现AB的信息。而C 在材料信息中也未涉及,故正确的答案是D . 12. ②“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③“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④“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