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课时考点复习.docVIP

2011届高考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课时考点复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届高考历史 太平天国运动课时考点复习

考点3:太平天国运动 【考纲要求】 大纲条目 细化要求 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4)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和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北伐和西征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熟读此部分内容并准确记忆) 金田起义的时间、地点;对定都天京的评价 主要内容、评价、未能实施的原因 目的、结果及意义、北伐失败的原因 目的、主要内容、评价 标志、失败原因与教训、特点与历史功绩 【自主复习】(熟记此部分内容)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1、时代背景:19世纪中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在全球掀起新的一轮扩张高潮,亚洲人民为了反抗列强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击爆发了亚洲革命风暴。 2、阶级矛盾激化:腐败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根本原因,内因) 清政府为了支付赔款,加紧搜刮,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也乘机盘剥(银贵钱贱也导致地主增加了地租鸦片战争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连续遭到严重的水、旱灾害;两广地区的水、旱、蝗灾连年不断。天灾人祸使得人民陷入饥饿死亡的困境,广大农民被迫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①孤军深入,战略失误。 ②给养和武器供应不足。 ③北方自然条件恶劣,江南战士不适应。 ④清政府——京师重地,调集大军防守,力量远远超过北伐军。 3、全盛:1856年东征的胜利。 4、转折:1856年“天京变乱”。 ★如何看待太平天国的“天京变乱” ⑴天京变乱的原因: ①在军事斗争上:革命进取心减退,骄傲轻敌,不思进取,对主要战略任务——灭亡清政权,没有摆在应有的位置上。 ②在统治方法上:制订礼仪,用森严的封建等级制辅助宗教神学来巩固统治。 ③在个人生活上:贪图享乐,广建宫室,备极奢华,迅速腐化。 ④在领导集团关系上: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日益尖锐,导致领导集团分裂。 ⑤根本原因:是封建小农生产方式基础上形成的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在任何情况下,太平天国的绝对平均主义理想都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在缺乏先进的科学革命理论指导的情况下,农民运动只会使封建的生产关系受到某种程度的冲击、破坏,但绝不会彻底摧毁它。在这样的社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农民起义政权,不可避免地具有封建性,并会随着形势的发展而日趋浓厚。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随着地位的巨变,自觉不自觉地在追求平等的同时制造了新的不平等,在反对特权的同时建立起新的特权,无法超越历史发展的规律。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尽管推翻清朝统治的目的还远远没有达到,但是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者却陶醉于已经取得的胜利中,无力抵挡封建意识的侵蚀,享乐思想发展很快。随着追求享乐等而来的必然是争权夺利,这也是小生产者的狭隘性的表现。这样,他们就背离了自己提出的平等原则,当初领导集团亲密无间的关系也就很快被破坏了。西征、东征的胜利冲昏了领导者的头脑,个人欲望恶性膨胀,最终演变成令人痛心的天京变乱。 ⑵天京变乱的性质:它是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的产物,因此,其性质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 ⑶天京变乱的恶果: ①天京变乱不仅是太平天国领导核心的分裂,而且屠杀了数万名太平天国的骨干。干部的损失、军事力量的削弱,造成“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危险局面,这是天京变乱的直接恶果。 ②清军乘机反扑,天京又被围困,军事形势急转直下,太平天国处于左支右绌难以应付的境地。 ③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从胜利发展走向失败灭亡的转折点,是太平军从战略进攻走向战略防御的转折点。 ④更深层次的影响还有:贪欲和特权从根本上破坏了原来的理想;滥杀和猜忌代替了团结合作;太平天国中央再也无人能像杨秀清那样驾驭整个政治、军事局面,行使指挥大权。从而使太平天国不仅是在军事上,而是在各方面由盛转衰。(尤其是军心、人心离散,太平军将士的理想破灭。) 柳亚子在《题太平天国战史》中写道:“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箕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 该诗的字面意义:楚汉战争,垓下之战,项羽四面楚歌,最后乌江自刎,曹丕迫胞弟曹植作七步诗。诗人以此隐喻:太平天国英勇抗击中外反动势力,西征北伐,血染中原大地,但由于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斗争,骨肉相残,导致天京事变,从而削弱了力量。最后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进攻下四面受攻,终被残酷镇压。 ★为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列强没有马上镇压?为什么中外反动势力会相互勾结? ⑴没马上镇压的原因: 太平天国发展壮大时,由于英法等列强正与清政府进行战争,中国政局不明朗,所以列强纷纷宣告“中立”,作为投机观望的权益之计。太平天国坚持独立、自主、平等的对外政策,一再拒绝列强的无理要求。列强逐渐放弃了“中立”的伪装。 ⑵勾结原因: ①清政府方面: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