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5年高考历史考点总动员 专题07 古代中国的经济体制(含解析) .docVIP

【推荐】2015年高考历史考点总动员 专题07 古代中国的经济体制(含解析) .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推荐】2015年高考历史考点总动员 专题07 古代中国的经济体制(含解析)

2015年高考历史考点总动员 专题07 古代中国的经济体制(含解析) 【母题再现】 高考选题: (2014年天津文综12)(1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景?(6分)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逐渐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6分)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3分) 【考点定位】数据材料是文字材料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可分为两种:一是含有数据的曲线、折线图(如条形图、圆形结构图、函数图像、动态曲线图),二是含有数据的表格,它们都以各种项目的数据为主体构成,将文字材料图表化。   对于数据材料题,应分析数据、线段、示意图信息内容的变化,通过图表材料呈现出的数字或曲线的变化,明晰其所包含的所有的真实信息。一般判别变化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判读:一是判读图表标题所表达的变化内容,二是判读横向与纵向的变化关系,三是判读图表间的内在联系。把感性的直观表象转化为理性的思维概括,变静态观察为动态分析,并从各种现象的动态变化中探寻其发展变化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即透过现象看本质。 A.B.C.D.二 【例2】(2014年江苏单科04) 明隆庆初年,“ 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A. 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 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 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 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答案】D 4.(2014年重庆文综03)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5.(2014年浙江文综38(2))(9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9分) 夯实基础: 1.【浙江省东阳市2014届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2013 年7 月,在东阳巍山镇白坦村诸永高速公路所经的顾家山(又称干草山)发现了西周古墓群4 号坑。其中出土器物中有铜环、陶器、玉器等,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原始三脚瓷鼎(如图)。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较为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00wen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