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婴儿的心理发展 (三)味觉、嗅觉和肤觉的发展 1.味觉的发展 味觉是选择食物的重要手段,是新生儿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新生儿能以面部表情和身体活动等方式对甜、酸、苦、咸4种基本味道作出反应。这表明他们已具有了辨别能力。同时研究表明新生儿已明显“偏爱”甜食。 2.嗅觉的发展 嗅觉功能在出生24小时就有表现,并能形成嗅觉的习惯化和嗅觉适应。出生一周能够辨别不同气味,且表现出对母体气味的偏爱。人的嗅觉改善延续至成年,到老年又衰退。人的嗅觉敏感性个别差异很大。 3.肤觉的发展 新生儿的触觉敏感性和触觉分化发展迅速。刚一出生就有温觉反应,而调节体温的能力是新生儿适应环境的一个关键。婴儿早期就有痛觉反应,但比较微弱和迟钝。 二、注意的发生发展 (一)注意的发生 婴儿一生下来就有注意,属先天的定向反射。 摇篮网友:我的儿子已14个月大了,但是很怕生。今天带他去朋友家就闹得不欢而散。他很喜欢上街,但是逛街时不肯自己走路(他已经会走路了),也不肯坐进推车,一定要大人抱,见到陌生人的第一反映就是大哭,而且一定要妈妈抱,并且会哭很久。请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这一现状? 茅于燕:怕生人在心理学上叫陌生人焦虑(stranger anxiety)。大约从五六个月开始,婴儿就显露出这种怕陌生人的表绪。到两岁以后,儿童建立起和他人交往行为系统,喜欢和他人交往以后,这种害怕才会减弱。??? 陌生人焦虑是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正常的表现。有2/10的小婴儿这种焦虑的表现不明显,延续时间也短,好像没有发生过。也有一部分儿童到两岁多还有。 高先生最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8个月大的女儿平常很乖巧,一到星期一就哭闹不止。这是怎么回事? 据介绍,高先生夫妇工作忙,平时跟女儿很少见面,孩子基本由姥姥照看,但每个双休,夫妻俩都会陪女儿,女儿也表现得特别乖巧。可是,每到星期一他们要上班时,女儿就立马“变了脸”:十分烦躁,一整天都哭闹不止,怎么哄都没用。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个月,且越来越严重。 有奶便是娘? 在哈罗的早期研究中,幼猴在实验室接受精心的人工抚养,研究者用瓶子小心喂养它们,挑选食物使它们吸收均衡的营养,不受疾病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幼猴比由母猴照顾的幼猴更健康。哈罗注意到这些幼猴非常依恋盖在笼子底部的布垫子(棉花垫子)。 当研究者把这些垫子拿去清洗时,它们变得非常生气和焦虑。他还发现一天大的幼猴便能表现出这种依恋,其程度在出生后的最初级个月中会变得越发强烈。当他把奶瓶从幼猴的嘴边拿走的时候,幼猴只是舔舔嘴唇,或者用爪子擦去下巴上残留的奶水。但当哈洛把绒布拿走的时候,幼猴瘦小的身体压住绒布,双手紧抓住毛巾不放,尖叫不停。 正像哈罗所说的那样:“对于婴儿而言,无论是人类还是猴子的幼婴,为了生存,他们必须抓住比稻草更多一些的东西”。如果幼猴生活在一个没有软垫覆盖的笼子里,即使它拥有非常好的营养和医疗条件,它也无法茁壮成长。把垫子放进去后,幼猴就变得更加健康,看起来也更加满足﹑快活。所以,哈罗的理论认为,幼猴除了基本的饥饿﹑干渴等生理需求外,它们一定还有一种要接触柔软物质的需求。 婴儿期的心理卫生 一、保证婴儿充足的营养和睡眠 二、关注其情感需要,建立安全型的母婴依恋 依恋的培养——衡量母亲的教养行为的三个方面: 反应性:对儿童发出的信号积极应答 情绪性:对孩子笑、说、爱抚 社会性刺激: 三、针对不同气质,积极对待儿童 四、促进婴儿的认知活动 复习回顾 1、婴儿的思维主要是什么思维? A、前运算思维;B、具体运算思维; C、逻辑运算思维;D、感知运动思维 2、视崖实验是为研究婴儿的什么心理而设计的。 3、婴儿在注意的选择上偏爱简单的刺激。 4、婴儿最初的情绪反应,主要决定于心理满足和身体健康状况。 * * 前言语交流的目的性:9个月的婴儿能交错注视目标物体和成人,以此表达请求成人帮助的愿望;能运用抓握(玩具)姿势向成人表达“呈示”、“给”,以此与成人交流。 指代性:指示动作。 约定性:指9个月出现的工具性行为的仪式化现象。 * * * * * * * * * * 华生认为:新生儿有三种非习得性情绪——爱、怒和怕;加拿大布里奇斯1932年提出新生儿情绪只是一种弥散性的兴奋或激动,是一种未分化的反应;伊扎特Izard1982年用新技术手段研究结论:新生儿有五种面部表情迹象——惊奇、厌恶、微笑、感兴趣;林传鼎1947-1948根据观察认为:新生儿有两种可以分清的情绪——愉快反应/不愉快反应;孟昭兰根据自己研究级总结前人研究,人类婴儿有8-12种情绪 * * * * * 婴儿的笑是第一个社会性行为。通过笑,可以引起他人对他的积极反应;自发的笑也被称为内源性微笑,可以在没有外部刺激的情况下发生 * 2-3个月婴儿在不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武汉市小学Join-in课本词汇总表(3-6年级全).pdf VIP
- 消费者决策过程:购后行为.ppt VIP
-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 Office2010)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ppt课件.pptx VIP
- 初一年级英语完形填空专题.docx VIP
- 第7课+百家争鸣(课件+视频)-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备课课件(统编版2024).pptx VIP
- 市中医院近三年发展规划和目标.docx
- 第8课 西欧庄园(课件)-【好课堂】2023-2024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互动探究教学课件+限时训练(部编版).pptx VIP
- Marantz马兰士ND8006使用说明书.pdf
- 川教版七年级《生命生态安全》上册第5课《健康生活从“心”开始》课件.pptx VIP
- NY_T 3349-2021CN 畜禽屠宰加工人员岗位技能要求.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