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盐专营》祥解.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盐专营 ——难以卸下的护身符,十六年改未果 中国古代盐业专卖历史  实施盐业专卖最著名的国家之一是中国。周朝就有对盐征消费税的记载。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的经济改革中创立了食盐专卖,使盐利“百倍归于上”,“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 近日,运营8年之久的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走向终结。发改委的这一公告,再次撩拨起公众对于中国盐业体制改革的热情,但并不代表食盐不再专营。回溯历史,盐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被长期垄断的经营项目。 除夏、商、周三代以前和隋代、唐初之外,我国历代政府为确保政府财政收入,对盐业生产大都实行征税或专卖制度。盐既是民生之必须,也是国家财政赋税收入的重要来源,甚至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汉武帝实行食盐官卖 唐宋实行销界政策 明清盐商垄断经营 2001年起的十年间,国家曾制定过六次盐改方案,均因利益等问题搁浅。 行业专家预测,盐改后通过市场化竞争,食盐价格会下降。 执法者?土匪? 江苏省南通下辖的县级市如皋有一片工业园——“肠衣城”,这里聚集的数百家肠衣企业肠衣盐年使用量在三万吨左右。盐商陆建冲看准这个市场,从中盐控股的金坛盐矿以每吨低于盐业公司130元的价格购买肠衣盐销售到如皋,此举引发如皋市盐务局不满,火车将肠衣盐运到如皋,盐务局的人早早就在车站门口守候,直接把盐没收。 性格倔强的陆建冲,一直坚持与如皋盐务局打官司,甚至自己找人制作视频揭露盐务局的“霸行”。由于如皋盐业公司长年垄断市场,如皋肠衣企业必须先支付货款,却往往不知盐何时到货,视频中提到如果企业向盐业公司的人送些好处,盐才会及时送到。 “盐业公司不讲理,土匪,有钱的企业买他的盐就及时送,我们小企业就不送,简直没法过日子。”某肠衣企业主说。 2014年10月25日,陆建冲拿到了如皋市人民法院判定其败诉的行政裁定书,裁定书里竟然写错了被执行人陆建冲的名字。荒唐不止于此。如皋市盐务局局长在2013年写的工作回顾和展望里这样讲,“我局多次与法院领导沟通增进感情,说明金大洋案件的重要性,最后法院形成了倾向于我局行政决定的基本共识。” 2014年10月15日,河南新郑市龙湖镇开餐馆的黄先生夫妇因用了从郑州带回的食盐,被新郑市盐业管理局,没收部分食盐并处罚款200元。 “跨区用盐被罚”一时成为笑谈,而取消食盐专营制度呼声也从未间断。 推不动的盐改,断不了的寻租 事实上,从2001年起的十年间,国家曾制定过六次盐改方案,试图攻破盐业专营的堡垒。 第二次盐改恰逢SARS爆发,抢盐风潮直接影响盐改进程。紧接着,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盐业管理职能划归国家发改委工业司,改革方案再度搁浅。 2004年,也就是第三次盐业体制改革是从修订《盐业管理条例》开始的。7月29日,《〈盐业管理条例〉完善修改稿》由中国盐业协会完成并转交国家发改委,可方案最终未公布。 2005年是国务院确定的改革攻坚年,中国盐业体制改革这一“被改革遗忘的角落”正式进入公众的视野。这也是第四次盐改。然而,由于2008年3月国务院大部制改革后,国家发改委的工业管理职能划归工信部,盐业体制改革工作遭遇第四次搁浅。 第五次盐改始于2009年。次年1月,国家发改委牵头制订的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大体框架已经完成,允许生产企业进入市场,由生产企业与现有省、市、县盐业公司自由竞争;放开盐业公司以外的流通企业进入盐业行业。 第六次提出盐改是2011年4月,当时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盐改课题组提出,食盐专营体制改革是我国盐业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但最终因盐业体制改革将极大地“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垄断利润,受到多方阻挠。 至此,六次盐改全部夭折,而食盐专营仍牢牢成为盐业公司垄断经营的“护身符”。 以山东为例,山东是产盐大省,山东盐商基本不从中盐购盐,因此与中盐交恶,中盐减少山东盐厂的外调计划,造成山东盐矿产能过剩。而青岛市因为是计划单列市,中盐单独为其制定不同于山东省的计划,二者关系反而不错。中盐的食盐调配在业内又被称为“开票”,中盐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从盐矿购买食盐,然后再销售给地方盐业公司,这一买一卖其实只体现在票据上,地方盐业公司拿到中盐的票据往往也是直接从盐矿拉盐。但经过这一次转手,食盐的价格就从出厂的约500元/吨变成到消费者手里的约3000元/吨。 专营废止,盐价下降? 2014年10月29日,中国盐业协会对外披露,盐业体制改革方案已在国家发改委主任办公会议通过,预计2016年废止专营制度,2017年全面按照新的方案实行。行业专家对此预测,盐改后通过市场化竞争,食盐价格会下降,食盐品种会更加丰富。 名为部门争利,实为盐业内斗 最近,河南的饲料添加剂氯化钠风波引起了诸多媒体的聚焦。氯化钠是饲料生产中重要添加物,国务院颁布的《食盐专营办法》中,明确规定

文档评论(0)

基本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