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巴黎重建计划”启示中国城市建设.doc
“大巴黎重建计划”启示中国城市建设
2009-10-25中华室内设计网人气:2189次
日本著名建筑师隈研吾曾提出,人们讨厌建筑物的原因之一是它的不可逆转性——建筑一旦完工就不可能轻易地拆除或重建,与人的生命长度相比,建筑物的寿命恐怕要长很多,因此每一项建筑项目都要慎重,大规模的兴建更需要慎之又慎。
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改造甚嚣尘上。在北京,已部分拆毁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在舆论下暂缓拆除;在南京,总理两度批示下,老城南历史街区的拆迁步伐也并未停下;在广州,学者叹息“一个作为家园的广州已经不存在了”。而在充满历史感的法国巴黎,总统萨科齐同样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大巴黎计划”,这个还在公示的重建计划毁誉参半,或许可以给予我们的城市化改造些许启示。
巴黎鸟瞰图,可以清晰地看到南北穿过大凯旋门的城市中轴线,以及豪斯曼男爵150年前打造的放射性城市区域划分2030年的巴黎会是什么样子?法国总统萨科齐正野心勃勃地谋划着一项宏大叙事的“大巴黎计划”,依其设想,未来20年将建设的10个大型工程可能改变巴黎面貌,其中包括未来派的玻璃塔、单轨铁路和塞纳河上的人工岛—这项被打上“政治美学化”标签的造城运动,是自19世纪拿破仑三世时期豪斯曼男爵开辟多条林荫大道以来,巴黎最大规模的重建计划。
“‘大巴黎计划’的政治社会脉络及全球化的关系,与中国当下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运动一脉相承。”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地理系博士候选人、策展人高政轩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同如今北京、南京和广州等地的拆迁风波和旧城改造相比,“大巴黎计划”如何有效地实施,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
重建一个“大巴黎”
在面对埃菲尔铁塔的夏佑宫左翼,法国建筑与文化遗产城,来自全球10名知名建筑师的10个“大巴黎计划”方案,将在此公示至11月。业内人士对萨科齐质疑声一片,认为他虽有雄心,但最终可能不过给巴黎留下一些“大工程”而已,一如其前任之一—曾主导建设法国新国家图书馆和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法国前总统密特朗。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想法。”1968年法国新左翼运动的代表人物、10名建筑师之一的罗兰?卡斯特罗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大巴黎计划”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榜样。“作为参展建筑师,我们不仅仅是在改造巴黎,更重要是改写规则,见证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副教授王一则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要警惕城市设计的“乌托邦定势”,旧城改造中的最主要矛盾不是要不要改造,而是如何改造,拿什么新的建筑去代替旧的建筑。中国目前的旧城改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这将是一座温柔、亲切、绿色、环保、能量化、文化感的城市。”在罗兰?卡斯特罗的眼中,20年后的“大巴黎”,是“人类的首都,世界的首都”。
这也正是萨科齐雄心勃勃想要实现的“理想国”。行走在世界怀旧圣地的巴黎,即使拥有凡尔赛、卢浮宫、香榭丽舍和赛纳河等“每个拐角处都有历史”的荣光,亦掩盖不了其成为“博物馆城市”威胁的现实。
由于严格限制建筑物高度,巴黎以和谐的外观成为世界上游客访问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但整个环城大道围绕的巴黎只有200多万居民,远远少于大伦敦的约750万居民。巴黎市区与邻近郊区合并起来的压力越来越大。
“城市规划带来的后果,可以为一个城市带来生命力,也可能为以后的发展埋下致命隐患。”曾在巴黎工作的法国AAUPC建筑事务所建筑师蒋滢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大巴黎地区有1200万人口,产值约占法国GDP的30%,但交通网络脱节和资源分配不均问题依然严重。
巴黎亦曾遭遇建筑规划乱局之殇。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现代主义风格的钢筋水泥建筑,在巴黎也一度流行,毫不人性化的工业建筑成为城市的败笔。4年前巴黎郊区还爆发了严重的骚乱。那些未成年的移民后代,为了发泄被抛弃的不满,不时爆发冲动对抗,郊区问题日益尖锐。
自上台伊始,就被法国文化界人士嘲为品位不高的萨科齐,就图谋通过“大巴黎计划”改变巴黎及自身形象。萨科齐入驻爱丽舍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集一批优秀的城市规划建筑专家共商大事,其中包括三度普立兹克奖得主、设计巴黎蓬皮杜现代艺术中心的英国建筑师理查德?罗杰斯、2008年普立兹克奖得主让?努维尔等人。
法国文化部提供的资料显示,正式推出“大巴黎计划”将遵循最重要的三个原则—以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为准则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网络重组以及消除巴黎郊区的封闭状态。作为匈牙利移民第二代的萨科齐,对于城市的活跃性与移民的关系,以及所有移民面临的文化生活的融入困境,体会尤其深刻。
梦想中的生态绿色城
“如何营造一个生态的、绿色的城市,是我们设计的首要出发点”,多位设计师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2008年初启动的这项重建计划,是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