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去吗?站在铁门外边,鲁迅先生说,并且指着隔壁那家写着有“茶”字的大牌子:“下次来记住这个‘茶’,就是这个‘茶’的隔壁。”而且伸出手去,几乎是触到了钉在铁门旁边的那个九号的“九”字,“下次来记住‘茶’的旁边九号。” 于是脚踏着方块的水门汀,走出弄堂来,回过身去往院子里边看了一看,鲁迅先生那一排房子统统是黑洞洞的,若不是告诉得那样清楚,下次来恐怕要记不住的。 ………… 鲁迅先生家里,从楼上到楼下,没有一个沙发,鲁迅先生工作时坐的椅子是硬的,休息时的藤椅是硬的,到楼下陪客人时坐的椅子也是硬的。 2.纵观全文,分析萧红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写鲁迅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1)与后文写鲁迅叮嘱“我”“下次来记住这个‘茶’”相呼应。(2)为凸显鲁迅周到、细心的性格做铺垫。 1.第1段写鲁迅住所周围的环境,为什么突出写隔壁大牌子上的“茶”字? [答案](1)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屋里的陈设,可看出鲁迅的俭朴和爱读书。(2)从言谈举止的角度:一谈就是几个小时,可看出鲁迅的健谈和知识渊博。(3)从作者感受的角度“受了寒伤风不又要继续下去吗?”可看出鲁迅对自己的尊重和关心。 3.从语言和细节两方面分析选文的艺术特色。 [答案](1)萧红以细腻的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的零碎细节,虽随意点染,但感情真挚而又深厚,文笔散漫而又抒情,展现出鲁迅先生丰富的性格特征。(2)语言平实质朴,很好地体现了传记的真实客观性的要求,字里行间巧妙地渗透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4.从选文可以看出鲁迅对青年人持什么样的态度?请结合文本概要回答。 [答案](1)从抱病接待来访的青年人,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热忱和真挚。(2)从夜色已晚但挽留“我”等雨停再走,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对青年人的关心和爱护。(3)从叮嘱“我”下次再来认清“茶”字,我们可以看出鲁迅的细心和周到。(4)从受了伤风又在雨夜坚持送“我”到楼下,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对青年人的尊重。 * *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萧 红 1.了解传记的一种——回忆录的特点,品味回忆录的艺术特色。 2.学习本文用生活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感悟鲁迅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爱国情感和“孺子牛”般的奉献精神。 这是一篇回忆录,“我”的眼光是其中的叙述线索,“我”所看到的,并不是鲁迅先生生活的全部,也不是鲁迅生活中那些伟大的部分,而是一些零碎的、平淡的、亲切的生活片段。 1.一代之才女。 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萧红23岁时就创作出长篇小说《生死场》,奠定了她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之后又创作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作品,同吕碧城、石评梅、张爱玲并称为“民国四大才女”,又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 2.悲苦的女性。 萧红幼年丧母,小学期间就遭遇包办婚姻,后因父亲阻挠,逼婚,没能继续上中学,辍学在家,青年时又遭遇多次感情的变故。再加上时局的动乱,她一直生活在颠沛流离中,31岁在贫病交加中客死香港。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一个。 3.坚强的作家。 萧红以柔弱多病的身躯直面坎坷的命运,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历程。也许正是这苦难复杂的经历,才丰富了她的视野,深化了她的思维,使她成为思想深邃的女性作家。 4.作品的风格。 以抒情笔调写自我主观感受;散文化的小说结构;重文化风俗和自然景物的描写,不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无完整的故事情节,然而韵味深长。一些记叙童年趣事的小说,十分有趣。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1934年中秋节之后,萧红和萧军出版了散文合集《跋涉》,引起特务机关的怀疑。在精神的大恐怖之下,他们逃离了伪满洲国,投奔青岛的朋友共产党员舒群。不久,青岛的党组织遭到破坏,舒群全家被捕,他们再次陷入精神的大恐怖之中。他们写信给鲁迅,在迷惘中请教革命文学的方向。鲁迅很快回了信,这对她是极大的鼓舞。 初到上海的日子是贫困的,在鲁迅的帮助下,萧红逐渐叩开了文坛大门,并结识了茅盾、聂绀弩、叶紫和胡风等一批左翼作家,并和他们建立了终身的友谊。 鲁迅为萧红的《生死场》作序,高度评价了她的思想与艺术。在鲁迅身边,萧红受到了多方面的熏陶和启迪,思想和艺术更加成熟。 正因为如此,这篇回忆录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了对鲁迅先生深深的崇敬与感激。她还运用了自己善于机敏地捕捉细节的特长,用女性作者细腻、清新的笔调,为读者刻画出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 1.全文以空行为标志,共有39节,仔细阅读原文,试对以下内容进行梳理:每节各写了什么事件?从哪个角度表现了鲁迅什么样的性格?运用了什么手法? 节数 事件 性格 手法 1 ? ? ? 2 ? ? ? 3 ? ? ? 4 ? ? ? 5 ? ? ? 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吊篮日常检查记录.doc VIP
- 16S401 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docx VIP
- 2025年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理试题评价分析与教学反思.docx
- 2019人教版高中数学A版 必修第2册《第九章 统计》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0课标].pdf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英语Unit 1 Happy Holiday教案.docx
- 建筑装饰设计基础第1章电子课件 .pptx VIP
- 心理健康教学课件:七年级上第1课走进心理健康课.pptx
- 天然气调压器切断阀介绍.ppt VIP
- 对外汉语时间教学.ppt VIP
- 《人造板工艺学》课件 第十三单元 生产工艺设计.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