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我猜,你想! ——2015届高三材料作文 审题拟题训练参考立意 (一)寓言故事类 1、蜗牛最后死了,但死并不可悲,所有人最后都要死的;问题是蜗牛最后死在了“草丛中”,它生前没有任何行动,这才是可悲之处。 蜗牛没有行动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大目标自知做不了,便不做;二是小目标根本不屑做,最终什么也不做。究其根源,蜗牛的悲哀在于: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不能正确定位自己。 可以这样表述立意: (1)目标要合适,行动须切实; (2)不能好高骛远; (3)清醒认识自我,努力实现自我; (4)做好小事,就是大事;(5)做永远比想重要。? 一、叙事类文本材料 2、本则材料选自《克雷洛夫寓言》。寓言,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审题时应当注意把握“寓言”的特点。 从矢车菊、甲虫、太阳三个角度立意: 1.从“矢车菊”角度: ①自信希望,重获新生。(不宜“妄自菲薄”;“坚持自我”)②荣枯盛败,自有规律。③消极等待,无所作为。(应当“自我救赎”)…… 2.从“甲虫”角度: ①以貌取人,有失公正。②笑人无知,自己愚蠢。③同情关心,胜于嘲讽。 3.从“太阳”角度: ①公正无私,万物平等。(不以某种狭隘的立场或标准为中心)②慈爱(仁爱),惠及万物。 4.从整则材料角度立意: ①歌颂公正,赞美平等。②讽刺无知,批判狭隘。③呼唤仁爱,斥责无情。 考生能紧扣上述角度,联系社会、人生展开议论或叙述,便视为符合题意。其他立意角度,考生能不脱离材料,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亦可。 但是,曲解、误读材料或者无中生有,可视为离题。例如:1.寂寞孤独(矢车菊“喃喃自语”)2.勤奋刻苦(甲虫“近旁掘土”)3.丰富多彩(“繁荣”“多姿多彩”)4.文明礼貌(“别拿令人厌烦的请求打扰太阳”) 一、叙事类文本材料 一、叙事类文本材料 3、材料中关键句是“但我懂得如何对待别人的光芒”,由此可作出这样的演绎: 如果你是钻石,就不要把自己看成石头。是金子总会发光。在某种情形下,“石头”和“钻石”两者可能看不出有何区别;但只要你具备“钻石”的潜质,具备一种条件,换一个环境,或者借助某种外力,“钻石”就可以发出耀眼的光芒。 据此,可提炼出这样几方面意旨: ①正确认识自我;(从“石头”与“钻石”的角度看)②正确对待别人;(从“石头”的角度看)③要学会欣赏别人;(从“石头”角度看)④正确认识自我并善于借助外力以成就自我(彰显自身价值);吸收别人的长处并为我所用以成就自我(彰显自身价值)。(从“钻石”的角度看) 立意分为切题、基本切题、不切题三类。 考生的立意只要是“正确认识自我”、“正确对待别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君子善假于物也”之类的,均视为切题,如果表述为“正确认识自我并善于借助外力以成就自我(彰显自身价值)”或“吸收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以成就自我(彰显自身价值)”,视为最佳立意。 如果考生提炼出“尊重别人”、“抓住机遇”、“懂得感恩”之类立意的,判定为审题不准确;但如果考生所写“机遇”有助于自身价值体现的,视为审题正确。 一、叙事类文本材料 (二)生活情境、现象类 1、这则“新材料”作文,审题时可以思考以下问题:①企业高管们为什么要逃离城市?②为什么选择攀登雪峰这一形式?③一路攀登一路直播的原因有哪些?④登顶之后为什么放不下手机?⑤“城市”和“雪峰”是否有象征意义?审题时的“追问”有助于深入领悟材料内涵。 本则材料的叙述对象都是“一群企业高管”,难以从多个人物的角度立意。我们可以从材料的自然语意层次角度立意。本段材料可以划分为四个语意段,分别对应的立意可以是: 1.攀登雪峰,逃离城市。①自然是人类精神的栖居地。 ②“逃离”只是一个借口。 2.一路攀登,一路直播。①分享美,是一种快乐。②审美不只是一种形式,更要全身心地融入。③一旦沦为喧嚣生活的奴隶,心灵便难以得到安宁。 3.置身山顶,风光无限。①美常存于“高处”。 ②登高方能见美。 4.不去赏景,低头看手机。①精神不解放,灵魂难自由。②没有获得宁静的能力,也会错失宁静的生活。 一、叙事类文本材料 还可以从整则材料角度立意: ①“杂念”不除,天地虽大,无可遁逃。 或被喧嚣的世界裹挟,心灵难以真正宁静。 或更重要的是宁静内心的回归,而非仅仅外部环境的回归。 ②自然不是逃避心灵喧嚣的圣地,心远地自偏。 或自然不是治疗心灵狂躁的万能药。 ③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 或过程(结果)与初衷的背离。 ④科技(现代文明)已经对人类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些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或如何既充分利用其进步,又保持一种警惕和审视。 考生能紧扣上述角度,联系社会、人生展开议论或叙述,便视为符合题意。其他立意角度,考生能不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