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测试及分析
第二章 数据链路层协议的测试及分析
2.1 TCP/IP通信协议实验系统
2.1.1 TCP/IP通信协议实验系统硬件介绍
在实验二、四、五、六中,我们使用的设备是掌宇TCP/IP通信协议实验系统,该套系统由6台ITS-101、1台HUBOX以及线缆、电源等相关配件组成。整套系统的连接如图2.1所示。
图2.1 掌宇TCP/IP通信协议实验系统连接
下面介绍一下它们的结构功能及连接方法:
ITS-101是TCP/IP网络实验系统中最重要的核心设备。它的前面板包括电源和一些指示灯,后面板包括1个RS-232串口、2个10/100M以太网接口和1个电源插口。串口通过RS-232控制线与计算机串口相连。两个以太网接口LAN1、LAN2分别与HUBOX后面板LAN1组、LAN2组相应的局域网接口0×相连,如图2.2所示。
HUBOX是建立网络拓扑结构使用的集线器。它的后面板有LAN1、LAN2两组以太网接口,LAN1组的6个接口分别与6台ITS-101的LAN1接口相连,LAN2组的6个接口分别与6台ITS-101的LAN2接口相连。如图2.3所示,前面板下方有LAN1、LAN2两组共12个以太网接口,在设备内部分别与后面板的LAN1、LAN2两组接口直通;前面板上方有两组共10个以太网接口,相当于两个独立的5端口HUB,两组接口的5号端口都可以用来上连。
图 2.2 ITS-101与HUBOX的连接
图2.3 HUBOX前面板
HUBOX设计的目的在于当网络要切换到不同拓扑结构时,不需要重新从ITS-101上拉线,只需要在HUBOX上短的直通线或者交叉线更换连接方式即可。以下三个例子说明了通过更换连接的方式获得了不同的拓扑结构,其中图左边为HUBOX的连接方式,右边为ITS-101的拓扑结构。
(1)运用HUBOX连线实现四台ITS-101同一子网
图2.4 同一子网
(2)运用HUBOX连线实现六台ITS-101三个独立的子网
图2.5 独立子网
(3)运用HUBOX连线实现四台ITS-101以路由方式串连
图2.6 路由方式串连
2.1.2 ITS-101软件介绍
用户在PC机上运行XClient软件。XClient基于Java虚拟机的跨平台构架,可以在Win98/Me/2000/XP等多种操作系统下运行。点击桌面上的XClient.bat快捷方式,运行KCodes Network Explorer,然后打开ITS-101开关。当XClient软件执行时,屏幕上会出现两个窗口,一个为KCodes Network Explorer窗口,这是用户实验操作的主窗口;另一个为带有命令提示的XClient窗口,用户操作期间不需与其交互,它将一直处于背景方式运行,除非要关闭整个XClient,否则不要关闭此窗口。
XClient界面主要包括Listen、Send、TCP、Batch、Reactor、Application、Tool等菜单和一个工具栏按钮,如图2.7所示。下面将简单说明一下它们的主要功能。
图2.7 XClient主界面
(1)Listen
Listen是ITS-101的主要功能之一,能以实时的方式监测网络上的数据包传输状态,并可以设定监听数据包的种类与层级。它的各个菜单项可以完成下列功能:
New Memorized Message Browse可以打开一个实时监听网络数据包传输的窗口Network Message Browser,该窗口可以实时显示ITS-101正在传输的数据包,并提供表2.1所示的数据包信息。
表2.1 Network Message Browser窗口信息
名 称 含 义 # 数据包流水号 TIME ITS-101发送或者接收到该数据包的时间 D R表示Router,I表示In/Recieve,O表示Out/Send,E表示Error,U表示Unknown I 1表示Interface 1,2表示Interface 2 TYPE 数据包类型 MAC SRC 源接口MAC地址 MAC DST 目的接口MAC地址 IP SRC 源接口IP地址 IP DST 目的接口IP地址 LEN 数据包总长度 TTL 数据包生存时间 F Flagment Offset,共3位。第1位 (R):保留;第2位 (DF):0=能分片,1=不分片;
第3位(MF):0=更多的片,1=最后一片。 ID 数据包序号 OFF 数据包如果有分片后的偏移量 P SRC 源端口号 P DST 目的端口号 DATA 数据包的内容
按该窗口的Detail按钮或者双击该数据包记录可以查看数据包的全部内容。也可以按窗口中的Option按钮在Set Message Range窗口中设定监听的过滤条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注册测绘师法律法规重点记忆手册.pdf
- 玻璃雨棚施工方案.docx VIP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Module4测试卷.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度甘肃省合作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一次函数)汇编专项测试练习题(解析版).docx
- (初中数学)典型中考数学动点问题试题专题复习讲解汇总.doc VIP
- 护理读书的报告范文的共篇.doc VIP
- 沪教牛津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沪教牛津版期末测试卷.docx VIP
- 国家开放大学《建筑工程质量检验》章节测试参考答案.pdf
- 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2025年初三最后一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