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点 ? 无需终止机械通气,密闭式吸痰管通过透明三通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相连成一密闭系统,气道压力不受影响,改变了传统吸痰致使患者缺氧的状态 ? 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密闭式吸痰管减少外源感染机会,避免了开放式吸痰管操作不慎时的污染,从而降低肺部感染发生几率,而且也可避免吸痰时引起病人呛咳时的痰液四溅,污染医护人员的手及床单位、空气,以减少交叉感染,尤其是传染性疾病 ?? 操作简单、方便、省时、及时满足患者需求,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可在24小事内连续反复多次使用,每次不需要更换吸痰管,一个人即可完成吸痰过程,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同时也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减少病人住院天数 吸痰法 心血管二区 郭维英 患者柯天达,男,69岁,2013年12月29日因洗澡时突发胸痛,放射至左手,伴大汗淋漓,持续不能缓解,后咳嗽明显,咳粉红色泡沫痰;呼叫救护车送达我院急诊,查心电图提示“急性冠脉供血不足”,拟诊断“动脉硬化性脑病、老年性白内障” 收住我科。 体检:T36.5℃ P104次/分 R34次/分 BP112/80mmHg。血氧饱和度80%,神志尚清,烦躁,半卧位,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可,双肺可闻及广泛湿啰音及痰鸣音。2013年12月30日,患者突然烦躁,无法配合面罩吸氧,血氧饱和度逐步下降,转CCU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并进一步抢救治疗。 患者病史 患者病史 2014-01-09拔除气管导管后自主呼吸可, 患者神志朦胧,呼之偶可睁眼、转头,刺痛有痛苦表情,仍有低热,高流量面罩吸氧下末梢血氧饱和度98%以上,血压100/60mmHg,双肺可闻及少量湿性啰音,心率67次/分,律齐,目前一般情况可,转入我科继续治疗。2月9日患者意识模糊,间断咳嗽,无力咳痰,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合并肺炎、尿路感染,间断出现低热,体温最高38.3℃,考虑炎症、肺水肿可能。2月12日,体温最高38.5℃。痰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2月13日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患者脑功能差,无法自主排痰,者家属不接受气管切开,难愈,予抗感染及加强气道护理。 目的 清除口腔、鼻、咽部及人工气道的分泌物、呕吐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感染 方法 鼻、咽部吸痰法 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 核对 医嘱、患者的床号、姓名 评估 病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 痰液的量和粘稠情况 呼吸状况:有呼吸困难和发绀,SpO2是否下降,有无痰鸣音 口、鼻腔黏膜情况,有否活动性假牙 心理状态、合作能力 了解呼吸机参数设定 评估要点 气管插管位置和固定情况 气管导管或套管固定不牢,重新固定 不合作患者使用约束带 视痰液多少决定吸痰次数和时间 告知(清醒患者) 吸痰的目的和步骤 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风险,取得合作 痰多危急时立即实施操作,然后再向患者/家属做适当解释 准备 操作者准备:洗手,戴口罩 用物: 患者:头偏向操作者一侧,并略后仰,检查口腔黏膜,取下活动性假牙,颌下铺治疗巾 用物准备 负压吸引装置:中心负压吸引装置、电动吸引器 听诊器、手电筒 治疗巾、弯盘 手套、吸痰管 吸痰盘:无菌罐,镊,纱布,5、20ml注射器各1支,治疗巾一条 床旁置盛消毒液玻璃小瓶、感染性垃圾袋桶 必要时备开口器、舌钳、压舌板 连接并检查吸引装置,调节负压 消毒液100ml 连接并检查吸痰装置,连接管不能接错,调节负压 成人:0.04~0.053MPa(300~400 mmHg) 小儿:0.033~0.04MPa ( 250~300mmHg) NS (标明口鼻、气道) 不同型号吸痰管 大小、长度、有否侧孔 型号(Fr) 管径(mm) 长度(cm) 4 1.3 36 6 2.0 36 8 2.7 36/50 10 3.3 36/50 12 4.0 36/50 14 4.7 36/50 16 36/50 流程 核对 评估 告知 准备 实施 观察与记录 实施 打开吸痰盘各种盒盖 撕开吸痰管开口 戴手套 取下吸痰连接管,连接吸痰管 打开负压试吸力,湿润导管 如无戴手套,应用近患者头侧的手持镊子 注意无菌操作原则,避免手套污染和吸痰管的 污染 相对污染 持吸痰管 (相对无菌) 1.插管:进管时阻断负压(侧孔法和反折法) 经口插管深度为14~16cm 经鼻腔插管深度为22~25cm 经气管套管深度为10~20cm 经气管导管深度为10~35cm 原则上超过气管插管长度,查至合适深度,遇阻力向外退出1cm后吸引 实施 2.吸痰:插管至合适深度,开放负压,左右旋转,向外退出,吸净痰液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先吸气管,再吸口、鼻腔,吸痰罐要严格分开使用,吸口鼻后的管不能吸气管 机械通气患者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