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二课核武器.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课核武器

第二课核武器、核事故及其防护 第一节 认识核武器 一、核武器简述 核武器(又称原子武器)是利用爆炸性核反应突然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原子弹、氢弹和中子弹等统称核武器。核武器可用导弹、火箭、火炮、飞机、舰艇等运载工具发射、投掷,还可制成地雷、鱼雷使用。 图2-1核武器的运载工具(用原书上的图或者另找) 核武器的威力用“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TNT当量是指核武器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TNT炸药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例如,一颗原子弹爆炸时所放出的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那么,该原子弹的威力就为2万吨当量。 核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破坏性最大、最残酷的战争。 1945年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掷的两颗原子弹就是万吨级的核炸弹。日本是人类历史上唯一遭受核武器袭击的国家,大约造成30万人直接死亡。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前四种是在核爆炸几十秒内起作用的,统称为瞬时杀伤破坏因素。这五种杀伤破坏因素在核武器爆炸总能量中所占的比例一般是:光辐射约占35%,冲击波约占50%,早期核辐射约占5%,放射性沾染约占10%,核电磁脉冲所占比例很小。现代技术的核武器可对能量分配进行“裁剪”,突出某一种杀伤因素的作用。从很远的地方看核爆炸时,先看到闪光、火球,再听到巨响,看到有不断升起的蘑菇状烟云,最后烟云随风飘散。城市遭核袭击的方式一般是空爆,可以看到完整的火球。若远处看不到圆火球,火球与地面接触,即核弹接地面爆炸,就叫地爆。地爆的瞬时破坏范围小,但很严重,放射性沾染范围大,危害时间长。当今世界,核武器仍有重大的战略威慑作用。 图2-2核武器爆炸的外观景象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七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是: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6万枚以上,核武库的爆炸力相当于大约160亿吨高爆炸药,等于125万颗广岛炸弹。对于地球上60亿人口来说,相当于每个人各自承受3.2吨TNT(炸药)。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人迹罕见的罗布泊,巨大的蘑菇状烟云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二、核武器的分类 (一) 原子弹 重核裂变链式反应:重核裂变时产生2~3个中子,可以是其它的重核发生裂变,产生更多的中子,再使更多的核发生裂变,在产生大量的中子……,使核裂变反应自动连续的进行下去 图2-3原子弹的链式反应 (二) 氢弹 氢弹是利用轻核聚变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其杀伤破坏作用的核武器。由于轻核聚变反应需要在极高的温度下才进行的,所以氢弹又称为热核武器 (三) 中子弹 利用氘氚聚变反应产生的大量高能中子作为主要杀伤因素的战术核武器。可以看作一种小型的特殊设计的氢弹。 特点:中子的产额高、能量大、冲击波和光辐射作用弱。 中子弹所用的具有放射性的物质少,爆炸后比较“干净”(沾染轻),又称为加强辐射弹或弱冲击波强辐射弹。 除了以上三种外还有一些比如:钴弹和锌弹、核电磁脉冲弹、穿地弹等。 拓展与延伸 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有关核武器的知识,同学们相互交流、 第二节核武器和核事故的防护 一、对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 1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杀伤特点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核爆炸的闪光以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比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强千万倍,不断地以光和热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光辐射以光速沿直线向四周传播,其作用时间大约在几秒到几十秒。光辐射能灼伤人的皮肤,造成眼角膜和视网膜灼伤,闪光可引起闪光盲,吸入炽热空气可导致呼吸道烧伤。光辐射能使物体熔化、灼焦、炭化和燃烧,形成大面积火灾,造成人员间接损伤。 冲击波是核爆炸瞬时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它是核武器的主要毁伤因素。冲击波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周传播,作用时间只有几十秒。冲击波到达时,能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还迫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冲击波对人员可造成直接杀伤和间接杀伤。直接杀伤是超压对人体及其肠胃、心脏、肺部的挤压作用和动压对人体的抛掷和撞击作用;间接杀伤是受冲击波破坏的倒塌建筑物或抛射物体对人员的伤害作用。 图2-4挤压和抛掷作用 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它与自然界雷电十分相似,其作用半径随爆炸高度升高而增大。百万吨当量的核弹在几百千米的高空爆炸,地面上其他杀伤破坏效应范围很小,但核电磁脉冲的危害半径可达几千千米。核电磁脉冲能消除计算机内存储的信息,使自动控制系统失灵,无线通讯器材和家用电器受到干扰和损坏。它对人员没有直接杀伤作用。 2人防工程防护 人防工程深入地下,具有抗力高、防核化生武器性能全面、可长期使用等特点。只要核武器不直接命中,人员在工程内是安全的。因此,对核袭击的最好防护措施是进入人防工程。在战时,利用人防工程能坚持生活和工作。在

文档评论(0)

zhangh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