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测量1
第八章 地形图的应用
大比例尺地形图是建筑工程规划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地形资料。特别是在规划设计阶段,不仅要以地形图为底图,进行总平面的布设,而且还要根据需要,在地形图上进行一定的量算工作,以便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
第一节? 地形图的识读
为了正确地应用地形图,首先要能看懂地形图。地形图是用各种规定的符号和注记表示地物、地貌及其它有关资料。通过对这些符号和注记的识读,可使地形图成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实地立体模型,以判断其相互关系和自然形态这就是地形图识读的主要目的。
一、图外注记识读
首先了解测图的年月和测绘单位,以判定地形图的新旧;然后了解图的比例尺、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以及图幅范围和接图表。
二、地物识读
三、地貌识读
在识读地形图时,还应注意地面上的地物和地貌不是—成不变的。由于城乡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地面上的地物、地貌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应用地形图进行规划以及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各种问题时,除了细致地识读地形图外,还需进行实地勘察,以便对建设用地作全面正确地了解。
第二节?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一、求图上某点的坐标和高程
1.确定点的坐标
欲确定图上多点的坐标,首先根据固廓坐标注记和点多的图上位置,绘出坐标方格,再按比例尺量取长度。但是,由于图纸会产生伸缩,使方格边长往往不等于理论长度。为了使求得的坐标值精确,可采用乘伸缩系数进行计算。
2.确定点的高程
在地形图上的任一点,可以根据等高线及高程标记确定其高程。如果所求点不在等高线上,则作—条大致垂直于相邻等高线的线段,量取其线段的长度,按比例内插求得。在图上求某点的高程时,通常可以根据相邻两等高线的高程目估确定。因此,其高程精度低于等高线本身的精度。规范中规定,在平坦地区,等高线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l/3等高距,丘陵地区,不应超过1/2等高距;山区,不应超过一个等高距。由此可见,如果等高距为1m,则平坦地区等高线本身的高程误差允许到0.3m、丘陵地区为0.5m,山区可达1m。所以,用目估确定点的高程是允许的。
二、确定图上直线的长度、坐标方位角及坡度
1.确定图上直线的长度
(1)直接量测
用卡规在图上直接卡出线段长度,再与图示比例尺比量,即可得其水平距离。也可以用毫米尺量取图上长度并按比例尺换算为水平距离,但后者受图纸伸缩的影响。
(2)根据两点的坐标计算水平距离
当距离较长时,为了消除图纸变形的影响以提高精度,可用两点的坐标计算距离。
2.求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
(1)图解法
求线BC的坐标方位角时,可先过B、C两点精确地作平行于坐标格网纵线的直线,然后用量角器量测BC的坐标方位角。同一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之差应为 180。
(2)解析法
先求出B、C两点的坐标,然后再按下式计算BC的坐标方位角,当直线较长时,解析法可取得较好的结
3.确定直线的坡度
设地面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D,高差为h,而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坡度,以i表示,常以百分率或千分率表示。如果两点问的距离较长,中间通过疏密不等的等高线,则上式所求地面坡度为两点间的平均坡度。
根据地形图上的等高线,可确定任一地面点的高程。如果地面点恰好位于某一等高线上,则根据等高线的高程注记或基本等高距,便可直接确定该点高程。如图9·9 b),p点的高程为20米。当确定位于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地面点q的高程时,可以采用目估的方法确定。更精确的方法是,先过q点作垂直于相邻两等高线的线段mn,再依高差和平距成比例的关系求解。例如,图中等高线的基本等高距为1米,则q点高程为:
确定图上地面坡度
由等高线的特性可知,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之间的平距愈小,则地面坡度愈大。反之,等高线间平距愈大,坡度愈小。当等高线为一组等间距平行直线时,则该地区地貌为斜平面。
如图9·9 b),欲求p、q两点之间的地面坡度,可先求出两点高程、,然后求出高差,以及两点水平距离,再按下式计算
p、q两点之间的地面坡度
p、q两点之间的地面倾角
当地面两点间穿过的等高线平距不等时,计算的坡度则为地面两点平均坡度。
两条相邻等高线间的坡度,是指垂直于两条等高线两个交点间的坡度。如图9·9 b),垂直于等高线方向的直线ab具有最大的倾斜角,该直线称为最大倾斜线(或坡度线),通常以最大倾斜线的方向代表该地面的倾斜方向。最大倾斜线的倾斜角,也代表该地面的倾斜角。
此外,也可以利用地形图上的坡度尺求取坡度。
在图上设计规定坡度的线路
对管线、渠道、交通线路等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时,通常先在地形图上选线。按照技术要求,选定的线路坡度不能超过规定的限制坡度,并且线路最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八章其它常见施工.doc
- 第八章分子动理论.doc
- 第八章分批法.doc
- 第八章刚体的平面运动习题解答.doc
- 第八章创业经营管理员工第四章2企业员工.doc
- 第八章前馈控制系统.doc
- 第八章动物性原料(一)—畜类原料.doc
- 第八章动能指标.doc
- 第八章化学治疗药7.doc
- 第八章单片机串行数据通信.doc
- 行政法学与数字时代的挑战试题及答案.docx
- 行政法制度创新的法律框架试题与答案.docx
- 行政法在新时代改革中的适应性试题及答案.docx
- 行政法学与检察制度的结合试题与答案.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交流电源噪声滤波器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仿陶瓷餐具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发动机综合性能分析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PVC童装拖鞋行业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电热厨具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尼龙球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