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精要.docVIP

A股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精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组 金融、银行 5900字 A股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赵林海1,2 郑丕谔2 (1. 华侨大学商学院;2.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在股权分置改革的背景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加权最小二乘法,对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发行上市的206只A股的实证研究,发现上市首日股票换手率、筹资规模和市场指数对上市首日超额涨幅具有较显著的影响;而发行价格、发行市盈率、发行前每股净资产、发行后实际流通股比例、发行方式及股权分置改革对A股上市首日超额收益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超额收益;IPO抑价;股权分置改革 中图分类号 F830.91 文献标志码 A An Empirical Study of Determinants of the Abnormal Returns of A-Shares on the First Listed Day Abstract: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applying weighted least squares method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206 A-shares issued and listed from January 1st,2004 to December 31st,2007 is empirically studied, and it is found that turnover rate on the first listed day, size of money raised, and market index,have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abnormal returns of A-shares on the first listed day, whereas, the influence of issuing price, issuing P/E ratio, net asset per share before issuance, real negotiable share ratio after issuance, method of issuance and the reform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is not significant. Key words: Abnormal returns; IPO underpricing; Reform of split share structure 一、引言 在各国股票市场中均存在明显的IPO抑价现象,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在上市首日会产生很高的超额收益率[1]。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与体制创新,管理层对股票市场进行了大力改革,向市场化的改革目标逐步迈进。股票发行方式、定价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同时股权分置改革正在进行,新股发行制度即将变革。在这一制度变迁的大背景下,对股票上市首日超额收益现象的研究,有助于了解股票价格的决定因素与变化机理,并对促进我国新股发行制度与定价的改革,合理而充分发挥股票的资源配置功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假设。鉴于我国股票首次公开发行存在较大涨幅的特点,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1.不考虑新股申购成本。新股申购成本包括用于申购新股的资金所付出的机会成本和发生的申购费用。由于不同的发行方式申购资金占用期限长短不同,致使申购资金的机会成本难以精确衡量,而申购费用占申购金额的比例较低,经分摊之后可忽略不计,故皆不予考虑。 2.不纳入交易成本。股票交易发生的费用主要是股票经纪商收取的佣金和印花税,即使现在将印花税税率调高至3‰,交易成本占投资资金余额比重仅约1%。 3.不考虑发行中签率。发行中签率往往与发行方式紧密联系,但各种发行方式下投资者中签率都极低,所以可以不考虑发行中签率。 (二)样本选取。本文选取2004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在深沪两交易所发行上市的A股股票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CCER资本市场研究数据库”的系列子库。在研究时间范围内相关资料不齐全或者分类处理信息时样本数极少的个股样本予以剔除。在样本考察期内,深沪两市共有300只新股上市,最终满足条件的有206只,其中沪市59只、深市147只。本文研究采用的样本量较大,样本选择合理,经历了我国证券市场股权制度市场化演变的重要过程,可以较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A股市场IPO首日收益的实际水平及其变化过程。本文的实证分析主要应用SPSS 11.5和EXCEL统计分析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研究[2,3]。 (三)上市首日

文档评论(0)

光光文挡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