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风病概述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不利为主证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涡斜等症状。进入恢复期后多有半身不遂、口角歪斜、语言蹇涩等症。 源流: 1、《内经》对中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论述:昏迷期: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期:偏枯、偏风、痱风。《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素问·通评虚实论》“仆击、偏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2、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证分类法,“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3、“唐宋”年代是对病因重新认识的分水岭,唐宋以前:认为“内虚邪中”以外风立论。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 4、金元:刘河间:“心火暴甚”。李东垣:“正气自虚”。朱丹溪:“湿痰生热”。王 履:“真中风”、“类中风”。 5、明代:张景岳:“内伤积损”。李中梓:“闭证、脱证” 。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王清任:“气虚血瘀”创立 ,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6、晚清: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 中西贯通,认识到中风是因年老体衰,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充犯脑。 病机 诊断要点 1.具有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言语蹇涩等特点的。轻症仅见眩晕、偏身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 2.多急性起病,好发于40岁以上年龄 3.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 4.常有眩晕、头痛、心悸等病史,病发多有情志失调、饮食不当或劳累等诱因 病证鉴别 辨证要点 1.辨中经络、中脏腑 中经络: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但意识清楚。 中脏腑:昏不识人,或神志昏糊、迷蒙,伴见肢体不用。 2.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 闭证:属实,证见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等。 脱证:属虚,症见神志昏愦无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痪,手撒肢冷汗多、二便自遗,鼻息低微。 治疗原则 中经络: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 中脏腑: 闭: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泻热 脱:急宜救阴回阳固脱 内闭外脱:醒脑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 恢复期乃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痰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 风痰入络(中经络) 主症:肌肤不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 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舌 强语塞,甚则半身不遂,或兼见手 足拘挛,关节酸痛等症,舌苔薄 白,脉浮数 证机:脉络空虚,风痰乘虚入中,气血闭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代表方:真方白丸子加减 主症: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舌强语蹇或手足重滞,甚则半身不遂等症,舌质红苔黄,脉弦 证机:肝火偏旺,阳亢化风,横穿络脉 治法:平肝潜阳,活血通络 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 主症:平素头晕耳鸣、腰酸,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手指瞤动,甚或半身不遂,舌质红,苔腻,脉弦细数 证机:肝肾阴虚,风阳内动,风痰瘀阻经络 治法:滋阴潜阳,熄风通络 代表方:镇肝熄风汤加减 主症: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粘,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 证机: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 治法:通腑泄热、熄风化痰 代表方:桃仁承气汤加减 主症:闭证症状(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加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脉弦滑而数 证机:肝阳暴张,阳亢风动,痰火壅盛,气血上逆,神窍闭阻 治法:熄风清火,豁痰开窍 代表方:羚羊钩藤汤加减 主症:闭证症状(神志昏迷、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肢体强痉)加面白唇暗,静卧不烦,四肢不温,痰涎壅盛,苔白腻,脉沉滑缓 证机:痰浊偏盛,上壅清窍,内蒙心神,神 机闭塞 治法:化痰熄风,宣郁开窍 代表方:涤痰汤加减 主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舌痿,脉细弱或脉微欲绝 证机:正不胜邪,元气衰微,阴阳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代表方:参附汤合生脉散加减 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诊断要点 急性脑血管意外(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栓、脑栓塞等)经临床救治后,生命体征相对平稳。 中风恢复期一般为脑梗塞发病2周后或脑出血发病1个月后,后遗症期为发病半年后,遗留意识、语言、 肢体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