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课件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法归纳】从一些词语和波形判断 (1)词语:高、低、尖、细、粗描述音调;强、弱、大、小描述响度;优美、美妙、好听、婉转等描述音色。 (2)波形:在示波器上,波形的疏密不同,音调不同;波形的高低不同,响度不同;波形不同,音色不同。 【变式训练】(2012·常州中考)海洋动物质量 越大,其叫声越是有力而低沉,即响度较   , 音调较   。甲、乙两曲线为科考船声呐系 统收录的500 kg的海豚和100 t的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     (选填“甲”或“乙”)是蓝鲸发出的。 【解析】本题考查声音三要素与声音波形图的结合认识,“叫声有力”说明声音的振幅大,响度大,“低沉”说明声音的音调低。据声音的波形图可知甲波形的声音音调低,又因为动物质量越大,音调越低,所以甲为蓝鲸的声音波形图。 答案:大 低 甲 ①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的应用实例 ②传递信息和传递能量的区分 中考题眼 声的利用 高频考点3 声分为可闻声(声音)和不可闻声,它们的比较如下: 信息和能量的传递同时进行,密不可分 二者的 关系 破坏建筑物等 清洗、击碎结石等 使另一个物体振动 传递能量 预报自然灾害、监测 回声定位、声呐、倒车雷达、“B超”等 人与人间的交谈、听音乐、听新闻 传递信息 次 声 超 声 不可闻声 可闻声  内容 项目   【典例3】(2013·株洲中考)下列现象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B.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 D.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思路导引】区分传递信息与传递能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精讲精析】选B。本题考查声的利用。选项A利用声呐探测鱼群,获得的是信息;选项B振动击碎结石,传递的是能量,故符合题意;选项C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获得的是信息;选项D探测障碍物或昆虫也是获得信息。 【方法归纳】(1)利用回声定位测距离。声波在介质中传播遇 到障碍物反射回声源被接收,当声源和障碍物都静止不动时,声 源到障碍物的距离为声波传播距离的一半,即:s=vt= vt总。 (2)声波利用方式的判断:如果通过声音知道某些信息,这是利 用声音传递信息;若是利用声波的振动去达到某一目的,这是利 用声波传递能量。 【变式训练】永安桃源洞的景色酷似陶渊明 笔下的世外桃源。小船漫游在桃源洞的山水 间,船上的游客向对面崖壁呼喊,经0.4 s听 到回声,则崖壁与游客的距离大约为多少(声速取340 m/s)? 【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340 m/s,声音到达崖壁 的时间是t= ×0.4 s=0.2 s,所以游客到崖壁的距离大约是 s=vt=340 m/s×0.2 s=68 m。 答案:68 m ①噪声和乐音的判断 ②控制噪声的措施 中考题眼 噪声的控制 高频考点4 从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逐步分析 【典例4】(2013·广安中考)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为了减少城市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笛,从    处减弱噪声。在考试过程中,假如考场旁边有歌厅正传出摇滚乐队的声音,这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噪声。 【思路导引】 噪声 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的所有声音 减小环节 噪声的产生、传播、接收 【精讲精析】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从考场旁边的歌厅传出的乐声干扰了考生的考试,对考生来说属于噪声。 答案:声源 属于 【失误档案】(1)乐音在某些情况下,将成为噪声,如人们休息时,传来的歌声。但噪声永远不会成为乐音。 (2)噪声也有可利用的一面,如噪声除草、除尘、发电、制冷等。 (3)“0”分贝不是没有声音,而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变式训练】(2012·南京中考)噪声是由发声体的    产生的。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鸣喇叭”,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噪声也是一种能源,最近科研人员开发出一种T恤衫,它能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把    能转化为    能,为随身携带的小电器及时充电。 【解析】本题考查了声现象的相关知识。噪声是由物体的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在人耳处减弱,“禁鸣喇叭”是防止噪声产生,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声音具有能量,T恤衫在噪声环境下发电,是把声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无规则振动 声源处 声 电 【拓展延伸】噪声的利用 噪声可以用在除草、诊病、除尘、消音等方面,目前已经有七个领域利用了噪声。例如,噪声用于诊病。美妙、悦耳的音乐能治病,这已为大家所熟知,现代科学家又制成一种激光听力诊断装置,它由光源、噪声发生器和电脑测试器三部分组成。使用时,它先由微型噪声发生器产生微弱短促的噪声,振动鼓膜,然后微型电脑就会根据回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挺进公司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