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脑部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引流管通畅,标识清楚,防止引流装置受压、打折、扭曲。 ?2.脑室引流袋入口处应高于外耳道10-15cm;?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根据颅内压情况置于床面或遵医嘱调整。 ?3.留置脑室引流管期间,保持患者平卧位,如要摇高床头,需遵医嘱对应调整引流管高度 ?4.适当限制患者头部活动范围,患者躁动时,可酌情予以约束。 ?5.记录24h引流量。 ?6.定时更换引流装置。 脑部引流管的护理 1、脑室引流管拔管前遵医嘱先夹闭引流管24~48h,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 ?2.引流早期(1~2h)特别注意引流速度,切忌引流过快、过多。 ?3.观察脑室引流管波动情况,注意检查管路是否堵塞。 ? ? 脑部引流管的护理 4.翻身时,避免引流管牵拉、滑脱、扭曲、受压;搬运患者时将引流管夹闭、妥善固定。 ?5.硬膜外、硬膜下引流管放置高度应遵医嘱。 ? 6.硬膜外、硬膜下引流液量及颜色突然改变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小 结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各种管道有“生命管道”之称,非常重要。 护士做好管道护理是护理工作重重之重。 勤观察、勤挤捏、勤检查 谢谢 重症病人常见管道的护理 供给性管道 排出性管道 监测性管道 综合性管道 分类 分类(一) 供给性管道——指通过管道将氧气、能量、水分或药液源源不断补充到体内。 如给氧管、鼻饲管、输液管、输血管、人工气道、空肠管等。 在危重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排出性管道 ——指通过专用性管道引流出液体、气体等。 常作为治疗、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如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 监测性管道—— 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不少供给性或排出性管道也兼有此作用。如飘浮导管、中心静脉测压管、PICCO导管等。 分类(二) 综合性管道—— 具有供给性、排出性、监测性的 功能,在特定的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 例如:胃管的三重作用:(1)进食 (2)减压 (3)监测出血的速度和量。 管道护理 评估 病情 一般情况 生命体征 管道的种类 管道的数量 管道的位置 通畅 标识 时间、日期 整理 尽量把管道所接的容器放在 同一侧的床边,以便于观察 固定:妥善固定,给于双固定,以免滑脱 观察:定期观察管道的通畅、固定、有无滑脱、 扭转。引流管内的引流液的色、质、量等。 一般原则 妥善固定原则 防止感染原则 保持通畅原则 严密观察原则 严密记录原则 保持置管的功能护理 氧气管 ⑴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 ⑵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 ⑶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 胃管 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 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 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4.每日清洁鼻腔,更换胶布,加强口腔护理,对于意识不清或烦躁不安的,可适当约束双上肢,防止自行拔出胃管 5.鼻饲的护理: A. 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储留之症状后,再 行鼻饲。 B. 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 C. 鼻饲温度要适宜,以35℃左右为宜。 D. 鼻饲开始时量易少,待病人适应后逐渐加量并准确记录鼻饲量。 气管插管 1、妥善固定导管,避免导管随呼吸运动上下滑动而损伤气管粘膜;标明导管插入深度,随时检查导管位置,以及时发现导管有无滑入一侧支气管或滑出。 2、选择合适的牙垫,应比导管略粗,避免病人咬扁导管,影响气道通畅。 ?3、监测气囊压20-30cmH2o,每4-6小时测一次。 气管插管 4、保持导管通畅,按需吸痰,注意无菌操作;定时雾化吸入,防止痰液粘稠不易吸出。 5、保持口腔清洁,口腔护理每日四次。 6、拔除气管插管后,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注意有无喉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发生,并经鼻导管或面罩给予吸氧,以防低氧血症。 气管切开 1、固定导管的纱带要松紧适当,以容纳一手指为宜。 2、支撑与呼吸机管道相连处的管道,以免重力作用于导管,引起气管受压而造成气管粘膜坏死。 3、导管套囊适当充气,防止漏气或因压力过高而影响气管粘膜血液供应。 气管切开 4、切口周围的纱布每日2次定时更换,保持清洁干燥;经常检查切口及周围皮肤有无感染、湿疹等;若使用金属带套囊导管,其内套管每日取出、消毒2次。 5、拔出气管导管后,及时清除窦道内分泌物,经常更换纱布,使窦道逐渐愈合。? 中心静脉导管护理 1、妥善固定导管,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