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微生物的控制王莹课件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的分布与控制 王莹 wy511813@ 微生物学教研室 本章重点 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学微生态学、消毒、灭菌、防腐、无菌的概念; 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巴氏消毒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了解: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常用消毒剂的种类和应用,生物安全的概念。 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 基本概念 1.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 2. 消毒(disinfection)—杀灭病原微生物,不包括芽孢。 3. 防腐(antiseptic)—用理化因素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4. 化疗(chemotherapy):利用对病原菌具有高度毒力而对宿主基本无毒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5. 无菌(Asepsis):即不含活菌。灭菌是一个过程,无菌是一种状态。 抑菌剂 杀菌剂 溶菌剂 永远丧失生长繁殖能力 高温灭菌、辐射灭菌 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温度 高温使蛋白质、核酸、细胞膜上的类脂等重要生物大分子变性、破坏,导致微生物死亡。 温度愈高,十倍致死时间愈短。 1.干热灭菌法 (dry heat sterilization) (1)火焰灼烧 灼烧(incineration或combustion)最彻底的干热灭菌方法,破坏力很强,故应用范围仅限于接种环、接种针的灭菌或带病原菌的材料、动物尸体的烧毁等。 (2)烘箱内热空气灭菌 金属制品或清洁玻璃器皿放入电热烘箱内,在150~170℃下维持1~2 h后,即可达到彻底灭菌的目的。 ① 巴斯德消毒(pasteurization) 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1865年发明,处理温度变化很大,一般在60~85 ℃处理15 s~30 min。 用于牛奶、啤酒、果酒和酱油等不宜进行高温灭菌的液态风味食品或调料的低温消毒方法。目前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牛奶消毒法。 ② 煮沸消毒法 100 ℃处理15~30 min 一般用于饮用水的消毒 ③ 间歇灭菌法 (fractional sterilization或tyndallization) (1)80~100 ℃下蒸煮15~60 min,杀灭微生物营养体; (2)室温或37 ℃下保温过夜,诱使残存芽孢发芽; (3)重复(1)、(2)步骤3次,达到较低温度下彻底灭菌目的。 ① 常规加压蒸汽灭菌法(normal autoclaving) ② 连续加压蒸汽灭菌法 (continuous autoclaving ) 在发酵行业里也称“连消法”。 将培养基在发酵罐外连续不断地进行加热、维持和冷却,然后才进入无菌的发酵罐。 二、辐射作用 用于灭菌的电磁波有微波,紫外线(UV)、X-射线和γ-射线等 三、过滤除菌 对空气和培养液中某些不耐热的成分可采用过滤除菌法“灭菌”。 优点:操作方法简便,不破环物质结构。 缺点:无法滤除液体中的病毒和噬菌体。 化学消毒灭菌法 生物安全柜是为操作原代培养物、菌毒株及诊断性标本等具有感染性的实验材料时,用来保护操作者本人、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验材料,使其避免暴露于上述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感染性气溶胶和溅出物。 超净工作台是在特定空间内,室内空气经预过滤器初滤,由小型离心风机压入静压箱,再经空气高效过滤器二级过滤,从空气高效过滤器出风面吹出的洁净气流具有一定的和均匀的断面风速,可以排除工作区原来的空气,将尘埃颗粒和生物颗粒带走,以形成无菌的高洁净的工作环境。 棉花、玻璃纤维或石棉 微孔滤膜0.22~0.45 ?m 醋酸纤维素、 硝酸纤维素 核孔滤器 过滤除菌的装置 (四)高渗、干燥、超声波等 * * 第八章 微生物的生活环境 生态学 生物 环境条件 相互作用的规律性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人体体表和与外界相通腔道黏膜表面的微生物和微生物间、微生物与人体及它们与外界环境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学科。 生物 环境条件 微生物 人体 外界环境 医学微生态学 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速率, 消灭不需要的微生物, 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控制有害菌的措施 杀灭 消毒 (部分杀灭) 抑制 除菌 灭菌 (彻底杀灭) 防腐 (抑制霉腐微生物) 化疗 (抑制宿主体内病原菌) 杀菌 溶菌 抑菌 灭菌 菌体虽死,但形体尚存 “死有全尸” 菌体杀死,细胞溶化消失 “死无全尸” 杀死部分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 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的物理因素 温度 辐射作用 过滤 渗透压 干燥 超声波等 温度 > 微生物生长的最高温度 温度 < 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温度 对微生物产生杀灭作用或抑制作用 高温灭菌(消毒)法 火焰灼烧法 间歇灭菌法 常规加压灭菌法 烘箱热空气灭

文档评论(0)

南非的朋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