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①试液点在滤纸条下端3cm处,风吹干 ②悬于层析缸中 ③沿缸口壁加入展开剂,至滤纸下端浸入1cm ④盖上缸盖,置于暗室,进行层析 ⑤斑点剪下,用溶剂溶解,得到测定用的试液 操作要点 3)多环芳烃的测定 (1)紫外分光光度法 0.3μg/5ml (2)荧光分光光度法 0.001μg/5ml 激发λ=383nm F=F405-(F402+F408)/2 (3)HPLC法(包括分离) 4.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物质测定 1)SO2的测定 紫外荧光法 溶液电导法 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四氯汞钾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分光光度法之一) 钍试剂法(分光光度法之二) 碘量法 方法原理 空气中的SO2 被吸入仪器反应室后,吸收紫外光生成激发态SO2,当它回到基态时,发射出荧光紫外线,其发射荧光强度与SO2 浓度成正比。用光电倍增管及电子测量系统测量荧光强度,即可测定SO2 的浓度。 用紫外荧光法测定大气中的SO2 ,选择性好,不消耗化学试剂,适于连续自动监测,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用于全球监测系统。 SO2+hv(190~230nm) SO2* SO2* SO2+hv(330nm) 紫外荧光法测定SO2 原理:用酸性过氧化氢溶液吸收气样中的二氧化硫所生成的硫酸使溶液电导率增加,气样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越高,其增加值越大,所以通过测量吸收液前后的电导率变化就可得知气样中二氧化硫的浓度。 溶液电导法测定SO2 仪器原理图 四氯汞钾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 评价:较经典的方法(GB),灵敏、可靠 1) 方法原理和测定条件 溶液吸收法的吸收液:四氯汞钾 光度法的显色剂:对品红+甲醛 H3PO4少,pH1.6±0.1,λmax=548nm H3PO4多,pH1.2±0.1,λmax=575nm 方法原理——反应式: (甲醛) (对品红) 548nm or 575nm 计算方法 Bs-按工作曲线计算单位吸光度相应的SO2量 注意事项: ①温度,酸度,显色时间等因素 影响显色反应;标准溶液和试样溶液操作条件应保持一致 ②氮氧化物,臭氧及锰,铁,铬等离子对测定有干扰。 ——采集后放置片刻,臭氧可自行分解; ——加入磷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可消除或减少某些金属离子的干扰 1. 汞置换法(间接冷原子吸收法) 2.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3. 气相色谱法 2) CO的测定方法 1)方法原理 剩下的CO、 CH4 及H2 装有固体HgO的 反应器中: 选择性 过滤器 除去水分、SO2、H2S、NH3、甲醛、乙烯、 乙炔、丙酮及CH4 以外 的碳氢化合物 CO + HgO → Hg (g) + CO2 气 样 冷AAS测汞仪(253.7nm) 间接冷原子吸收法(汞置换法) 冷AAS 测汞仪 (253.7nm) 标 样 转化 Hg 外标 净化 零气 转化 Hg 氧化 调零 净化 气 样 转化 Hg 定量 流程简图 气路系统,光路系统及电路系统 检出限为 0.04mg/m3 . 2)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测CO λco: 4.5nm CO2、水蒸气在附近有吸收。 干燥除水蒸气 滤波室消除CO2影响 3)GC法测定CO 1、分离原理: TDX-01碳分子筛柱,分离大气中的CO、CO2和甲烷。 2、检测原理:FID检测器,柱后衍生:于氢气流中在镍催化剂(360±10℃)作用下,CO、CO2皆能转化为CH4,然后用FID检测器分别测定上述三种物质。 3、注意问题:为保证催化剂的活性,在测定之前,转化炉应在360℃下通气8h;氢气和氮气的纯度应高于99.9%。 4、定量方法:外标法。 测定时,先在预定实验条件下用定量管加入各组分的标准气样,测其峰高,按下式算定量校正值: 5、当进样量为2ml时,对CO的检测限为0.2mg/m3。 环境空气中CO的测定方法及性能比较 测定方法 原理 测定范围 特点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 0-62.5ml/m3 该法操作维护简便,并可做连续监测,水蒸气,悬浮颗粒物有干扰,样品需经变色硅胶、无水氯化钙过滤管去除水蒸气,经玻璃纤维滤膜去除颗粒物 气相色谱法 0.1%以上 (进样1mL) 测定快速,维护方便,可做连续自动监测 汞置换法 检出限0.04mg/m3 该法灵敏度较高,空气中丙酮、甲醛、乙烯、乙炔、SO2及水蒸气干扰测定,需经特殊过滤管滤除 3. NOX的测量 来源、存在状态及毒性 (1)来源 ——天然源:闪电,豆类植物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