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和试剂
2.1.1 实验原料
实验所用的凹凸棒粘土原矿产地为甘肃靖远,原矿经烘干水洗,再烘干后研磨,过200目筛(0.074mm),外观呈砖色粉状,其主要成分为非晶质SiO2。
2.1.2 实验试剂
实验所用药品有苯酚(1.0g/L)、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钾、氨水(NH3·H2O) 、氯化铵、氢氧化钠、十六烷基、十二烷基磺酸钠、四丁基溴化铵实验所用主要试剂见表2.。药品名称 规 格 生产厂商 分析纯(AR) 天津市化学试剂第六二厂三分厂 盐酸(HCL) 分析纯(AR) 天津市化学试剂六厂三分厂 苯酚 分析纯(AR) 北京化学试剂二厂 氨水(NH3·H2O) 分析纯(AR) 天津市化学试剂六厂三分厂 4-氨基安替比林 分析纯(AR) 上海试剂一厂 氢氧化钠 分析纯(AR) 天津市化学试剂六厂三分厂 铁氰化钾 分析纯(AR) 天津市化学试剂四厂 氯化铵 分析纯(AR) 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 盐酸溶液2.2 实验仪器设备
实验所用仪器有分光光度仪、恒温振荡器、低速离心机、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电子天平。试验主要设备见表2.仪器名称 型号 生产厂家 分光光度仪 722s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恒温振荡器 THZ-82 国华企业 低速离心机 TDL80-2B 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DHG-9626A 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 FA1004N 玻璃仪器气流烘干器 巩义市英峪予华仪器厂 2.3 实验方法
2.3.1 吸附剂的制备
取凹凸棒土若干克,用200目的筛子进行筛分(CH38NBr)溶解到水中,充分搅拌使其溶解。然后称上述g加入其中,在℃下放于恒温振荡器r=170r/min)中充分搅拌分散h,再将该体系静置h,然后将其离心清洗,倒掉上清液,重复三次,将所得的有机改性土置于烘箱中于℃下烘干,经研磨即可得到疏松的砖红色固体粉末,将制备好的有机土放到干燥器中,备用。
2.3.2 吸附实验流程
准确称取一定量吸附剂于100mL具塞锥形瓶中,再加入苯酚溶液10mL。在一定温度下震荡一定时间,对悬浮液离心分离,测定上清液中残留苯酚的浓度。由式(2.1)计算。
2.1
式中: Q — 吸附剂的吸附量(mg/g);
C0 — 苯酚溶液的初始浓度(mg/L);
C — 苯酚溶液的剩余浓度(mg/L);
m — 吸附剂的质量(mg)。
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
2.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数支50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苯酚(10mg/L)溶液0.50、1.00、3.00、5.00、7.00、10.00、12.50mL,向比色管中加适量水,再加入氨缓冲溶液0.5mL后混匀,再加安替比林1.0mL混匀,再加铁氰化钾1.0ml混匀,然后加蒸馏水至25m刻度线,放置15min。在722s分光光度计上用10mm比色皿,于510nm波长处,以空白溶液为参比,测量吸光度。结果见表2.。
以苯酚的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图21所示。可见,吸光度和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96,直线方程为y=0.0x+0.0016。
苯酚量() 5 10 30 50 70 100 125 吸光度A 0.032 0.096 0.147 0.206 0.296 0.372
3.5温度的影响 吸附等温线
分别称取0.3g定量吸附剂在室温下吸附0mg/L的苯酚溶液,吸附时间为0min,取测定其吸光度,考察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清液的吸附剂量的关系见表3.。由此可以看出,随着增加呈上升趋势。
浓度 (mg/L)
吸附剂质量/g 吸光度A 平衡浓度/Ce(mg/L) 吸附量/(mg/g) 20℃ 20 0.3004 4 0.152 12.7457 0.2415 -1.4209 2.5452 4.1410 0.0785 40 0.2999 2 0.154 25.8305 0.4725 -0.7497 3.2516 2.1165 0.0387 60 0.3003 2 0.232 39.0508 0.6976 -0.3600 3.6649 1.4335 0.0256 80 0.3004 1 0.163 54.7118 0.8418 -0.1721 4.0021 1.1879 0.0183 100 0.3003 1 0.195 65.5593 1.1469 0.1370 4.1830 0.8719 0.0153
文档评论(0)